第178章
司微在自个儿脑海里翻了一圈,确定自己根本没有对朝廷盐政的任何印象之余,倒是突然想起了博宜赵家。
充州博宜临海,赵家又是靠在海上吃饭的,上回和赵方旭——也就是博宜赵家的少当家——提起来的时候,赵方旭感叹养珠不易,当时司微脑子里有那么个念头一闪而过,很快便隐匿消失不见:海里最多的东西是什么?
是盐啊!
以大历如今的盐价,以博宜临海、甚至他们赵家在海上寻着落脚补给的海岛,只消开上那么几亩盐田,晒出来的盐只需过滤杂质,处理干净即可,四舍五入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
但思及朝廷榷盐,以及官府对于私盐的把控打击,司微到底没把这一茬给说出口。
反倒是这会儿,秦峥突然问起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盐政,司微却是再一次把这事儿给想了起来。
左右眼前的是秦峥,朝廷再怎么榷盐,也榷不到皇帝的嫡孙身上,再加上他问,司微便也就把这一茬给说了。
说到最后,司微摊了摊手:“所以殿下问我盐政,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个,以大历由南至北,海岸线之宽广,能开辟出的盐田盐场不知能有多少。”
“大量的食盐进入市场,朝廷的盐价也能跟着再往下降一降,想来,百姓也能随之受益。”
秦峥:“那你可知,海盐有毒?”
“海盐里的毒,其实不过是杂质太多,井盐之所以无毒,则是因为多年在地底的沉淀。”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所谓井盐,其实是古代海水干涸后经过复杂的地质运动,在地壳中沉淀成层而形成的,在这个漫长的沉淀过程中,含盐的卤水中的杂质也随之凝结沉淀,这样开采出来的盐卤,比之海盐来说,质量要更加可控。
“而想要祛除海盐里的杂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过滤后的沸煮煎熬。”
以日晒法为例,将大量的海水引入一个坑中晒干,而后反复重复,可得饱和的浓盐海水。
之所以不是浓盐水就是因为此时的海水中,除却□□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物质。
此时则需要加入草木灰(碳酸钾),使其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反应,使其沉淀,进行物理过滤。
至此,海水中的固体物质已经祛除,再下一步的煮沸,则可以使海水中的大多数物质随之溶解,譬如氯化镁、氯化钠,而盐的主要成分□□的溶解度则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提升。
煮沸到最后,则可得含有杂质的粗盐结晶,使其添入少量浓盐海水或是清水进一步熬煮,使其再次结晶,则可得精盐。
司微略一摊手:“如此,海盐便可食用,无有后顾之忧。”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司微上辈子所购买的盐,大多数都要额外添加碘,如果是海盐的话,对于内陆并不经常吃海产品的人来说,其实反倒更适合。
秦峥盯着司微看了半晌,方才算是放过司微,摆手使其离去。
司微:总觉得,好像又给自己挖了个坑,但这该死的好胜心……罢了,盐价若真能降,终归于民是个好事。
三步并做两步从阁楼上下来,司微将这些东西尽数抛到脑后,不愿再去多想。
眼下,最最重要的,是后日新宅里的婚事。
在这个什么都得慢慢置办的年代,有许多妇人一早便开始为着自家孩子打算,诸如攒的聘礼嫁妆,还有成亲那日该穿的嫁衣绣鞋……
按着慧娘的话说,也就是眼下这时候日子好过了,能攒下点子家底,才能置办起嫁衣,照她成亲那会儿,也就是扯了几尺红布,做了一身大红的衣裳,这便算是嫁衣了。
眼下新人的嫁衣让她们自个儿去绣,已经来不及,前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顶多也就是能绣一片袖子。
左右现在手里有钱,在铺子里每日上工还有提成,几家亲家凑在一处商量过后,便是从外头的绣房里定了婚服。
一身下来,最低也得是三两的银子,还是那等绣工一般的。
但也没那么多的讲究,对寻常百姓而言,成亲的时候,有那么一身嫁衣,便已经是顶顶体面的了。
八月初三,北方室火猪(星宿)-吉,宜嫁娶,纳彩,订盟,开光,祭祀,吉时在子、丑、卯、午、申、酉六时——确实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
于是卯时初,司家大宅的院子里便点上了灯,红彤彤的灯笼氤氲着灶火上的热气,并着来往的人影,一时间,这股子喜庆的热闹,便再遮不住了。
第103章
时下寻常百姓的婚礼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正如当初慧娘所说,扯几尺红布,配些不值钱的绒花首饰,压箱底的嫁妆并着些打出来的家具,一辆牛车或是驴车接了,把新嫁娘从娘家拉去婆家,这最后的婚礼便也就算是成了一半。
剩下的,便该是热热闹闹的办酒席,红红火火的闹洞房,再往后,便是次日的拜公婆,和第三天的回门。
至于三书六礼,那便是婚礼前头早早的流程了,什么问名下聘合婚期,哪个能教什么都不知道的便这么随随便便稀里胡涂的给成了亲?
所以正儿八经最最热闹的,也就是成亲当日,六礼中的最后一礼。
不仅新人要在这一日成婚礼成,连带着亲朋好友也得跟着忙活起来——婚宴当日,那一桌桌的席面,得请了有经验的老师傅来,厨房里到处都得是摆了碗碟,要办几桌席面,那同样的菜色就得置办上几道,一桌至少二三十道菜,荤素冷暖,鸡鸭鱼蹄膀,羹汤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