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乐于助人,出类拔萃,各科老师都喜欢他,毕业后也对母校做出了诸多贡献。”
  “那孩子好像是叫……叫……”
  他突然想起来:“对了,叫方惜亭。”
  “那孩子前两年,也资助了我们学校的学生上大学。”
  方惜亭本身条件不算好,比不得谢序宁,但能力范围之内,力所能及。
  这时听人夸赞,也显几分羞赧,他本身就是私下里做的这些公益,没想张扬,却不料这些人都知道。
  自己正不好意思,忽然被谢序宁一把从身后捞出来:“在这呢,方惜亭。”
  江校长吓了一跳:“二位,怎么在一起?”
  杨主任了解些内情,帮忙解释:“他俩关系好着呢,从小就在一块儿,青梅竹马,父辈至交。”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近二十余年的同窗情谊,生死之交,公大毕业后,携手入职云京市公安局,到现在也还一起共事呢。”
  “从来就没分开过。”
  长辈们眼里露出欣慰的目光,但还是问:“不过,你们怎么今天过来了?还在这器械室里?”
  就算要谈资助、谈合作,那也该挑着周内,在工作日的时候来。
  面对他人疑问,方惜亭更觉没脸见人,耳根泛红,撒不了谎。
  谢序宁手臂搭着他的肩,自然而然道:“是有些私事,要回安德镇处理,路过学校,就说顺便进来看看。”
  “这几年教学质量提高不少,就是学生的体能方面不太行,我看这器械室里的运动器材,都有些老旧了。”
  “刚和方惜亭商量着,要投一笔钱,改善一下学生们平常的运动环境。”
  “还有操场那条跑道,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一并翻个新吧。”
  杨主任接了个财神,喜不自胜道:“有你们这些孩子,真是我们学校的福分。”
  谢序宁客气着:“哪里哪里,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第二回碰面,相处起来倒更游刃有余,男人盯着走在江校长和杨主任中间的马之孝道:“就是不知道小马这回来,是打算给学校提供些什么帮助呢?”
  “你出国这么多年,发了大财。”
  “不能跟我和方惜亭这样的普通人比吧。”
  杨主任说:“小马离开安德镇这么久,难得还能记得我们,大家捐多捐少都是一个心意,我们不强求。”
  谢序宁一唱一和地:“那哪能啊。”
  “您刚不还说,有什么事儿,也该挑着工作日,有人上班的时候来。”
  “小马今儿个偏挑周日,还惊动了您二位,这不捐个百万千万的,也说不过去吧。”
  “对了,前段时间我是听说,学校里的伙食不太好,营养不均衡,也导致孩子们的身高体重,都不合格。”
  “小马,你看,咱要不解决解决这个难题?”
  马之孝冷脸,眸色微沉,嘴角轻抿。
  谢序宁一厢情愿地给他算着账:“放心吧,花不了你几个钱的,我们学校总共还不到200个小孩呢。”
  “一个孩子早中晚再加一瓶营养奶,算三十五块,一天也才七千呢。”
  “一年就两学期,还分寒暑假、周六周日,算下来在学校的日子也没几天,对不对。”
  “以你现在家大业大的实力,完全ok。”
  学校的伙食问题,确实很难解决,学生加上教职工,远不止200人,谢序宁算下来的餐标只是最低,真实数字远不止此。
  江校长和杨主任当然希望能有热心人士,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但也不好道德绑架人家马之孝。
  对方不主动提起,他们也不会强迫。
  这时借谢序宁的嘴,宣之于口,众人等待答案,倒像是把马之孝架在火上烤。
  一天七千当然不算多。
  但是一年呢、五年呢、十年呢?
  他的营养午餐资助,什么时候才算结束?
  谢序宁那么精明,扶持个学生上大学,最多也就四年的事儿,却在这里挖个无底洞的坑,等着他跳。
  最致命的还有方惜亭,竟站出来帮话道。
  “人家小马刚回国,根基还不稳,手里可能拿不出那么多钱的,你也别为难人家了。”
  他撞撞谢序宁的胳膊,故意道:“就像杨主任说的,捐多捐少是个心意,万一人家想解决的是住宿问题呢?”
  “换床、翻新,每年新学期的四件套。”
  “或者给孩子们制定免费校服、棉鞋,给综合楼的教室加装投影仪。”
  “增设计算机设备,这不都要花钱?”
  “营养午餐这样持续性的支出,小企业干不动的,你要真想帮忙解决,不如再回去求求许阿姨?”
  “你们许氏集团,才是真正的家大业大。”
  “就小马他们家的公司……”方惜亭欲言又止:“我看他们前段时间,刚上社会新闻,福利院的事情还没说清楚呢。”
  “至于我们云京市的扶贫发展,还是得靠本地企业,才行得通。”
  “别指望别人了。”
  江校长察觉气氛不对,尬笑两声。
  谢序宁刚要说好:“那行,那这件事情还是包在我……”的身上。
  他话没说完,马之孝出言打断:“我们家的公司,自然比不过许氏集团,在云京市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