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就是说您这边的话,还能不能给他一个再继续工作的机会?”
  若是以往,自己也就不计较了。
  但今天的心情实在太差,方惜亭也就不吃这套:“少来道德绑架我。”
  “他的工作是你们公司给的,你们自己内部的交互流程出了问题,凭什么要我买单?”
  “600元一天的陪护费,只是帮忙贴身照顾日常起居,这已经远超市场价了。”
  “就算他今天有事,为什么不走正式流程申请换人,反而随意找来亲属顶替?”
  “他们家的那位老人,有实际陪护腿伤患者的经验和能力吗?”
  “如果因为他的疏忽,导致病人再烫伤摔伤、加重伤情,你们谁又能来为我负责?”
  方惜亭条理清晰,不中他的圈套。
  中介公司看他难对付,不敢再说,忙不迭的答应要给重新换人。
  等处理好新陪护的问题,方惜亭又到护士站去询问,顺手给那狗男人升级了特护服务。
  他大体了解谢序宁的身体状况,以及后续还要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后,才匆匆赶往主街道,拦下辆出租车,赶回市局。
  于恒快把他的电话给打爆了。
  “副队,法医室已经提供第二轮的尸检报告。”
  “孩子就是被虐待致死的没错,全身上下多处被暴力殴打、拖拽踢踹的淤青伤。”
  “内脏有破裂,胃部无食物残留,手脚都有被捆绑过的痕迹。”
  “脸部浮肿,僵硬,有指痕印,以及期间用拖鞋底抽打过脸部。”
  孩子只有两岁,正是最天真可爱,摇摇晃晃,连路都走不稳的年纪。
  方惜亭想不明白,是谁会对如此不谙世事的小婴孩,下此毒手。
  那时查案找不到头绪,只好做出设想,再推理论证。
  受害人可能涉嫌儿童拐卖,或者父母在外结仇,被人恶意报复。
  但涉及这两种情况,有关孩童失踪,正常父母应该会赶在第一时间报案才对。
  而不是至今了无音讯,甚至连个死者的身份信息都核对不出,这实在有些奇怪。
  难道被害人和凶手,都不是云京本地人?
  于恒继续告知:“由于被拐卖虐待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我们花费六个小时,在全国报失的儿童信息库里,比对了符合年龄段的全部dna信息。”
  “但没能匹配上任何相关线索。”
  受害人身份成谜,案件排查陷入停滞。
  方惜亭半小时内赶回支队办公室,进门就看见于恒还在翻找监控。
  涉案夫妻偷走的面包车,内里装有孩童尸体。
  凶手本身开车出来,放在服务区停车场,长时间未挪动,也是为了抛尸。
  警方只查询车牌号,便发现套的是假牌照,实际车辆来源不明。
  恰巧那时于恒喊了声:“副队,你快来看。”
  方惜亭头偏过去,看到电脑屏幕里,两天前的停车场,在凌晨4点左右。
  面包车悠悠驶来服务区,在该停车位停留大概半小时后,从车内下来两位包裹严密的当事人。
  根据身形判断,应该是一男一女。
  想要躲避摄像头的意图实在过于明显。
  深更半夜还全套防护,墨镜、口罩、以及连帽的防晒衣,连手都不露出来。
  两人假意停车,转入服务区上了厕所,然后再没出来,彻底消失在监控范围之中。
  方惜亭接过鼠标,把那段监控来来回回拉了好几遍,又确认了洗手间附近的监控分布图,发现一段视野盲区。
  如果想逃避摄像头的探照,必然要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
  他立马交代于恒:“监控继续往前拉。”
  在确认盲区位置前,嫌疑人不可能消失的如此顺畅丝滑。
  只要他提前来踩点,仔细观察周边,在监控探头里留下越多的举止行踪,那么就越能给警方提供足够多的物证信息。
  但这里仍有点奇怪的,让人想不清楚。
  那就是当事人,为什么会选择在服务区,以抛车的方式来进行抛尸?
  孩子的死亡时间并不长。
  根据法医室和监控录像得出的信息,差不多就是被虐待致死后,便立即带出丢弃。
  而在死亡前,如果两名嫌疑人就有了抛尸的想法,那么这就属于主观意识上的故意致人死亡。
  可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为什么要用如此残忍的方式,去伤害一条小生命?
  既然已经把车开到了如此偏僻的位置。
  为什么不找个更加保险的地方,让尸体不被发现,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降低被警方盯上的风险度。
  停车场内监控密布,车子只要开进来,后期尸体发烂发臭,就一定会被人发现。
  还是说他们这样做,本身就想让人发现?
  能从洗手间的监控盲区逃离,大概率是溜边藏到山脚下了。
  凌晨4点,又要靠步行的方式,这样困难的逃离,后续可能会被警方细致排查的重点区域。
  明明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却偏还要留下这么多的破绽。
  这事情前前后后,有太多奇怪的地方。
  方惜亭正屏息凝神,看着屏幕,决定明天实地考察一下,谁知身后忽然冒出个女孩儿的声音。
  “欸?她穿的这套防晒衣好眼熟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