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绣楼的生意比沈攸想象中的还要更好,开业头日的意外反而无意中为绣楼打响了名头。
毕竟谁人不爱看热闹,街头巷尾没多久就传遍了。
是以许多人都知道,东市新开了家绣楼,图案精巧,绣工了得,用料讲究。
一连几日,如意绣楼门前排起长队。
直至中秋佳节来临——
中秋讲究团圆欢喜,沈攸让包云秀挂出通知,绣楼提早打烊,好让大家伙可以回家与家人团圆。
申时末,绣楼后门。
一位身着月白色裙衫的姑娘踩着马凳上了马车,车轮滚滚,往承德侯府而去。
不过,在行至安德坊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
沈攸低声问道。
“沈大姑娘,请原谅在下的唐突,今日中秋佳节,不知可否有幸,邀姑娘今夜一同赏灯?”
回答沈攸的不是马夫,居然是姚亦谦。
沈攸掀开车窗帷裳,看向他,有些意外,“姚三公子?”
姚亦谦彬彬有礼,朝她拱手作揖,“沈大姑娘,在下唐突了。”
他想邀她中秋节共赏花灯,也有些事情想同她说,可这几日来了沈府好几次,每次沈攸都不在府中。
无奈之下,只好等在这一处。
不过他知晓要顾及姑娘名声,是以没有大张旗鼓。
沈攸坐在马车里,清妩的面容上带着点点笑意,轻声回道,“中秋乃重要的节日,姚三公子这般有空?”
姚亦谦一愣,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是在下考虑不周,忘了沈大姑娘要陪伴家人。”
“既如此,那便改日...”
“不必改日,”沈攸对他印象不错,亦没想着拒绝他,笑道,“晚膳后咱们在灯会见。”
第47章 想出家赎罪
中秋佳节, 临安城各道坊门大开,街巷热闹。
城中小河穿流而过,河面上花灯溢彩, 水光粼粼,相互辉映。
岸上行人如织, 街边不少摊贩营业, 亦有百戏助兴。
男华服,女罗裙, 折扇玉冠, 珠翠步摇, 相携而行,言笑晏晏。
戌时初刻,侯府马车停在集市路口。
沈攸身着烟霞色金丝散花裙, 踩着锻珠软底鞋,从马车上下来。
姑娘杨柳身姿, 娇花容貌, 路过的行人不时多看两眼。
姚亦谦早已经等在此处,迎上来, 道,“沈大姑娘,咱们走吧。”
“好,”沈攸应了声,与他并肩而行。
紫藤和绿萝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跟在他们身后。
人群密集, 姚亦谦走在靠外一侧, 细心为她隔出点点距离,让两人之间不至于肩碰肩。
既是出来逛灯会, 沈攸整个人放松了些,一路上走走停停,目光不时落在那些吆喝着的摊贩之上。
姚亦谦扫了眼河边的情况,道,“沈大姑娘,放河灯吗?”
沈攸顺着他的话,看向璀璨如昼的河面,点点头,“好。”
两人来到一处摊贩前边,沈攸仔细挑了盏花灯,转头看向跟在她身后的紫藤,示意她给钱。
但姚亦谦未等紫藤有动作,便抢先付了账,甚至还多给了一些。
那卖河灯的老伯捧着银子,笑呵呵地说了好几句吉祥话。
“多谢,”姚亦谦道了声谢,示意沈攸往河边去。
直至沈攸与姚亦谦离开此处,仍能听到老伯在祝姚亦谦心想事成。
沈攸手捧着花灯,抬眸看向身旁的男子。
姚亦谦是祭酒之子,自幼饱读诗书,说话做事带着文人特有的温和尔雅,没有半点压迫感。
不像有的人。
武将出身,一身筋骨硬邦邦,还一天到晚冷着一张脸。
不苟言笑。
沈攸脑海中倏地浮现一张冷沉的俊脸,待意识到自己居然拿姚亦谦和褚骁做对比时,有些心虚的不好意思。
她轻咳一声,发现姚亦谦没发现自己的走神,道,“就在这里放河灯吧。”
“好,”姚亦谦应了声,从随行的小厮那儿取过火折子。
沈攸见他要帮忙点灯,笑着道,“我来点吧,这样也算诚心些。”
河灯中间的蜡烛被燃起,小小一簇跳跃着,火光映衬姑娘精致清妩的面容,似在她眼底聚起满天星辰。
沈攸蹲在河岸边,将河灯放入河中,闭上眼,虔诚地许愿。
须臾。
她才睁开眼。
那盏河灯已经随着夜风和河流的方向,轻轻飘开,与河中其他的灯盏一起,碰碰撞撞但好歹算是顺利地飘远。
沈攸目光落在那上边,唇边扬起抹轻笑。
不知何时,姚亦谦站在她身边,“沈大姑娘,河灯飘远了,你可还认得出,哪一盏是你的?”
“分不清了,”沈攸笑,摇了摇头,却指着河面上的河灯,道,“但没关系,那一片都是光。”
姚亦谦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向河面上璀璨的万盏花灯,心头倏地豁然开朗了些。
他收回视线,“此处人多,沈大姑娘不妨到茶楼饮杯茶?”
“好。”
话落,两人并肩走向不远处的茶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排行榜单|</a>|
天作之合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