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说完,王霖很麻利的往上掂了掂木柴,匆匆往家里快步走去。
戚莳顿了顿,心下微叹,虽只和这哥儿有一面之缘,但他觉得王霖嫁给李癞子真真是白瞎了。
等他们走到李家,李庆已经把烤架架好了,大宝二宝一进门,先乖乖的和李庆葛柳儿打过招呼,就去屋里找铁铁玩儿去了。
戚莳把带来的糕点递给葛柳儿,轻声道:“你猜我来的时候遇到了谁?”
葛柳儿无奈的笑了笑,戚莳越来越像他那个李淼弟弟了,“猜不到。”
戚莳也没卖关子,“就嫁给李癞子的那哥儿,真真是可惜了。”
葛柳儿把糕点放好,笑道:“原是他啊,我和他在山里遇着过几回,除了长相像汉子,其他的真是都挺好的,能干,为人又豪迈热情,帮过我好几回。”
戚莳赞同的点了点头,“真是便宜那李癞子了,癞蛤蟆吃上了天鹅肉。”
葛柳儿叹了口气,“我听旁人说过,他从九岁就被他俩爹赶出了家门,那俩不要脸的爹生了不养,说什么霖哥儿长得丑,以后也是嫁不出去的命,白给他吃九年的饭已是好的了,等霖哥儿辛辛苦苦能自食其力了,又找他要那九年的饭钱,大王村的村里人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戚莳听着都有些心疼,只听葛柳儿继续道:“前段日子他那不要俩的俩爹还来要聘礼钱呢,让霖哥儿一锄头给锄出去了,养他九年的银钱已经还够了,霖哥儿二十啷当岁才嫁出去,这俩吸血的吸上来,他还能在李家过好?更何况那李癞子还嫌弃他。”
戚莳气愤道:“怎么有这样儿的爹,阿尧一汉子十岁独身过日子都这么难,更别说一哥儿了。”
葛柳儿拍了拍他,“好了,霖哥儿如今也算苦尽一点儿甘来,他婆婆公公性子软,要不然也不会把李癞子宠成那样,还管不了,一点儿当爹娘的样子都没有,不过待他也还行,家里的银钱如今是他管,李癞子要不到银钱,如今看着老实了许多。”
戚莳这才心里好受了些,还是有些不忿道:“就李癞子那样儿,还嫌弃人家霖哥儿,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霖哥儿被赶出来后,被大王村的一孤寡妇人领回了家,教会了他做糖糕,也算是有了个讨生活的手艺,可惜那妇人前几年离世了。”
“那怎的不见霖哥儿来小集市卖糖糕啊?”戚莳边腌制鹿肉边道。
葛柳儿摇了摇头,“我也不知。”
“下回遇到他,我和他说声儿,怎的在那儿也能挣些银钱。”
葛柳儿和戚莳不知道的是,抚养王霖长大的婆婆离世后,那不要脸的俩爹眼馋糖糕手艺,想把王霖弄回家,若不是王霖力气大,长得魁梧,还真会给他们绑回去。
等他嫁到李家,那俩不要脸的爹不知跑来多少次闹事儿,都被王霖稳准狠的解决了,再加上还得看着李青不让他胡来,他也是真的忙。
小集市开起来后,他不是没想过去那儿卖糖糕,只是刚有那个想法,他那俩不要脸的爹就又来了,像个黏虫一样。
等戚莳和葛柳儿刚收拾好鹿肉,顾尧就下学赶来了,李庆笑道:“你可真会赶时候,就差烤了。”
顾尧脸厚道:“那我还是来早了。”
众人哈哈一笑,葛小爹抱着铁铁出来晒晒秋日的暖阳,大宝二宝人手一块儿糕点,跟在后面。
葛柳儿今年打到的第一只鹿,留了俩鹿腿,给到李家主宅送了一只,剩下的就留在家里自已吃了。
顾尧许久没有去打过猎,家里的小鹿卖了,还真是有些馋这一口儿了。
鹿肉嫩滑,大补,不适合小孩子吃,戚莳给他们蒸了碗蛋羹,切了一小块儿鹿肉给他们。
“就差李淼和你三哥么了,他俩一个是吃不了,一个是今儿有事儿来不了,真真是没口福了。”葛柳儿叹道。
戚莳笑了笑,“前儿我去找淼哥儿,他还哭嚎呢,在家里待的快要崩溃了。”
李庆笑道:“就他那性子,能待这么久,已是很厉害了。”
众人边聊边吃,伴着凉爽的秋风,惬意又舒适。
第142章 炖腊鱼
秋雨连绵,已下了两日的雨,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家里的菜园也更新换代,种上了耐寒的蔬菜。
“今儿中午炖腊鱼吃。”戚莳坐在炕上,边做冬衣边冲一旁和大宝二宝玩耍的顾尧道。
今儿顾尧休沐,拍了拍大宝撅起的小屁股,笑道:“行,多放些豆腐和粉丝。”
戚莳缝好最后一针,笑道:“还好,豆腐我留了两大块儿。”
说着便起身,准备去厨房做饭,留顾尧在西屋陪大宝二宝玩耍。
腊鱼的味道和咸鱼不同,炖的时候不用加盐,咸味已足够,加上豆腐和粉丝,一锅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炖鱼就出锅了。
戚莳又蒸了锅馒头,煮了锅玉米粥,等戚莳忙活完,雨已要停不停,小了很多。
“阿尧,把菜端进屋。”戚莳在厨房喊了声儿顾尧,把玉米粥舀了四碗出来。
腊鱼的鱼肉硬一些,大宝二宝还挺喜欢这个口感的,顾尧比较爱吃炖的入味儿的豆腐和粉丝,自已感觉比鱼肉要好吃。
顾家一家四口在屋里温馨的吃着午饭,却不知镇上又来了一波的难民。
逃难到无名镇的难民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那儿属北边儿的平原,刚经历过一场干旱,又来了一波儿蝗虫,家家颗粒无收,如今那边儿还在旱着,朝廷的震灾粮还未下来,家里的米缸面缸已经见底,一波儿人无奈只能举家往南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