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众人都有些不可置信,这年头只要有手脚的都不缺吃的,你看那吴醒,一无所有,开荒种田,两口子也能吃饱穿暖。
  苏闻没拦住,看着周边人的指指点点,一张脸气成了猪肝色,“娘,你知道啥?!都说了是给富户人家的儿子做书童,跟着还能读书学字,不比在村里从地里刨食儿强?!”
  苏婶儿缓了缓,瞅着这两个自打成亲后就变了个样儿的儿子,面色失望,发狠道:“书童是啥你俩能不知道?说得好听,但里面的龌龊你们能不清楚?!前些年葛家村发生的事儿你俩那时候也老大不小了罢?!那可是你们亲弟弟留下的唯一的孩子啊,你们就这么容不下他?!”
  一直没怎么出声儿的苏家三儿子沉声道:“娘,我们也是为了侄儿好,之前就打听清楚了,那镇上孙家的小儿子不好那口儿,只是要个陪读而已,我都说了好多遍了,您怎么就是不信?”
  没等苏婶儿开口,人群里跑出来一个瘦巴巴,这个朝代养不出的面黄肌瘦的小汉子,背上还背着一捆木柴。
  “奶奶,你别哭了!”只见那小汉子跑到苏婶儿身边,用干瘦的小手替她抹了抹眼泪,“我去孙家!”
  苏家两个儿子闻言心中一喜,“还是谦儿明事理,大伯和你说,那孙家人好,去了就是享福呢。”
  第138章 继续闹
  围在村长家门口的村里人都有些不屑了,“这么好,你怎么不把自个儿的儿子送过去?!”
  书童,名儿好听,若是没有几年前的葛家村那件儿事儿,说不准村里人就向着苏家的俩儿子了。
  前几年,葛家村也有一户人家,受人撺掇,把家里的小儿子送去镇上的一家富户做书童去了。
  还逢人便夸,他家小儿子如今也识字了,主家待他挺好,月银三两银子呢。
  却不想,没过半年,小儿子一身伤痕逃了回来,细问下才知,原来这书童不止是陪着那些公子读书。
  “爹娘,求你们赎我回家罢,求你们了!”那家小儿子跪在二老面前,重重的磕了几个头,额头渗出了些血丝。
  他爹娘恼的不行,气红了眼睛,家里孩子多,即便是盛世,也总有过的艰难的人家,养着着实困难,亲戚蛊惑,送给富户养,比在家里过得好,才忍痛把最小儿子送了过去。
  二老去找富户要把小儿子赎回家,却不想那家人要了个天价,二老凑到的银钱,还不够赎他家儿子的一根手指头的。
  小儿子心灰意冷,没等孙家抓他回去,一天夜里就投了河。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到底也没瞒住,当时闹得挺大的,但富户人家大部分都这样,怪也只能怪他们这些泥腿子见识少,怨不得旁人。
  二老最后和那亲戚断了亲,但小儿子却是永远回不来了。
  “不行,你们想送谦儿过去,就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苏婶儿望着小儿子留下的唯一的儿子,眼中的心疼似要溢出来。
  村长真是看不上苏家这俩儿子,一个奸猾在脸上,一个在心里,按理说苏婶儿和她已逝的相公人都挺好的,憨厚老实,怎么生出了这样的孩子来,真真是好竹出歹笋。
  和村长有一样想法的村里人不少,苏家之前在村里人缘多好,如今都快败光了,特别是苏闻的妻子,叫秀云的,那吊梢眼,薄情唇,尖酸刻薄的样子,人品真是一塌糊涂,今儿这出,还真和她脱不了干系。
  要不说,给儿子娶媳妇儿,还真得看看面相,娶回家这样儿的,还不够受罪的。
  村长咳了咳,“苏家的,这话我作为村长本不该说,但如今已这样了,虽说大部分人家都讲究父母在不分家,但……”
  村长点到即止,苏婶子倒是似看到了些许的希望,“村长,分家,立马分!我和谦儿只要老宅,不用他们俩养我!”
  苏闻气到眼睛通红,那孙家给的可是五十两!
  “娘,你确定要这样?!”
  苏婶儿没看他,定定的看了眼村长,村长沉声道:“既如此,就立文书罢,以后苏齐氏由她孙儿苏云谦养,老宅给她俩。”
  “村长,没这样儿的,哪有苏家的宅子给外人的,老宅都是给大儿子的,村长可不能坏了规矩。”一尖酸的声音传来,一听就知道是那秀云来了。
  “汉子的事儿,你一婆娘多什么嘴,我一村长,还管不了分家了?!”𝔁|
  那秀云是一点儿一不怕的,自小跟着她那牙尖嘴利的小爹长大,就没她不敢说的,“村长,您再大,也不能越了规矩去。”
  村长脸沉了下来,自打他当上村长,还没人敢这样和他说话,“请苏家能说上话的管事来。”
  大宝二宝被太阳晒的有些热了,肉眼可见的有些不耐了,眼瞅着就要哭出来。
  “我们回去罢,有村长在,应是不会让苏家那俩汉子得逞的。”顾尧在一旁道。
  戚莳点了点头,看钱夫郎没有要回去的意思,就先和顾尧回家了。
  回去的路上,戚莳眉头微皱,看到苏云谦那小孩儿就像是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已一样,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能吃饱肚子的,别说他了,就连苏婶儿穿的衣服都有补丁,苏闻他们连自已亲娘都不怎么孝顺,更不要说他一个弟弟家的孩子了。
  顾尧轻声道:“担心云谦那孩子?”
  戚莳点了点头,“要是他爹爹们在,定会过的很好,也不用受这般搓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