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那我去捉鸭子,你先去厨房烧水。”顾尧说着便起身,捉鸭子去了。
  戚莳看了眼大宝二宝,给他们穿上厚厚的棉服,“跟小爹一起去厨房。”
  厨房里烧起柴火,倒也没那么冷,大宝二宝在厨房里拿木柴乖乖在一旁划拉着玩,倒也没闹腾。
  炖鸭子比炖鸡用时间要久,戚莳在灶里添了几块耐烧的木柴,给大宝二宝用温水洗了洗玩柴火弄脏的小手,抱着回西屋去了。
  村里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也不嫌天儿冷了,今儿串东家门,明儿串西家门,都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把明年搂着种玉米的的地划出来种花生。
  “要不我们去问下顾小子?他门路多,看能不能给个准话。”王老汉吸了口旱烟道。
  “也行,走,咱去问问去。”一行几人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哎,你们就空手去啊,要不说你们老爷们过的糙。”胖婶儿出屋门道,她在屋里和儿夫郎做活儿,这几个汉子聊的听了几耳朵,眼瞅着就这么去顾家,忍不住出门喊住了他们。
  “还要带东西?”王老汉一脸懵懂的样子。
  胖婶儿在自已老伴儿身上真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了,和自已过了这么多年,一点子自已为人处事的精髓都没有学到,“你说呢?”
  王老汉摸了摸头,“那带啥啊?”
  其他汉子也纷纷附和,“就是,顾小子家日子过得好,能缺啥。”
  胖婶儿颇为无语,人家不缺,你就不送了啊,“我前儿做了些米糕,你带去给顾小子他们尝尝。”
  几个汉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轻咳了声儿,冲王老汉道:“你先去问问?到时和我们说声儿,我家也没啥糕点,像弟妹说的,空手去不好。”
  如今村里的日子虽说好了些,但抠门已经入了骨髓,能不送礼花钱办成的事儿,他们定不愿送那份冤枉礼。
  王老汉接过胖婶儿包好的米糕,闻言也没说啥,拎着东西便去了顾家。
  王老汉过去的时候,鸭肉也快要炖好了,戚莳他们正准备吃午饭。
  “王叔,来就来,怎的还带东西,真是忒客气了。”顾尧把他请进堂屋,笑道。
  王老汉家里日子在清水村过的也算能数得上,但瞅着顾尧家的青砖红瓦,敞亮的青砖瓦房,心里也不免有些羡慕,他家也就儿夫郎嫁来时,差点儿掏空了家底才起了三座砖瓦房而已。
  “没啥,你婶儿做的,手艺还成,拿来给你们尝尝。”说着喝了口热茶,“顾小子,你认识的人多,这花生明年收价几何能问到不?我和你婶儿担心明年别像去年的西瓜一样,卖不上啥钱。”
  顾尧从王老汉进门就大概猜到了他的来意,闻言也没藏私,但也没说死,“我问了,说是十文左右一斤,不会比这个价儿低太多。”
  王老汉闻言,都是老庄稼汉了,心里顿时有了底,脸上笑意更甚,“行,多谢你了顾小子,家里还有事儿,我就不多待了。”
  说着没等顾尧挽留,便步履轻快的回家去了,闻了闻厨房里传来的炖肉味儿,心里微馋,也不知顾家炖的啥肉,怎么闻起来和平日里的肉味儿不太一样,等回去也让老婆子今晚炖肉吃。
  “等王叔把价儿说出去,村里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没头苍蝇一样了。”戚莳在厨房听了一耳朵,把鸭肉端去炕桌上,冲顾尧笑道。
  “今儿这鸭肉的闻起来确实和平日的味道不一样。”顾尧把米饭盛碗里,笑道,“不一样的香味儿。”
  戚莳笑道:“可不是,把油倒进锅里的时候我就闻到了,花生油的香味儿我觉得比猪油更香。”
  吃惯了猪油,刚吃花生油的时候,确实别有一番风味,大宝二宝一人小一块儿鸭腿肉,坐在炕桌旁,吃的很认真。
  戚莳夹了一块儿,肉软烂脱骨,轻轻一抿就掉了下来,“好吃。”
  顾尧点了点头,“我带回来的就这么一小壶花生油,就得要三百文。”
  “这也太贵了,也就十两油的感觉。”戚莳闻言吃的更认真了些,仔细回味着香味。
  “且吃且珍惜罢。”顾尧笑道,其实他家若是想吃还是能吃得起的,不是龙肝凤胆那些东西,贵的连看一眼就觉得不配。
  吃过午饭,大宝二宝犯困,裹上小被子,呼呼大睡了起来,冬时没啥事儿,戚莳把碗筷刷洗干净,回西屋,陪着两娃睡起了午觉。
  顾尧倒是不怎么犯困,想起来李庆昨儿和他说大王村今儿一养羊大户要宰几只羊在村里卖,关好西屋的门,约着李庆晃悠着往大王村走去。
  “怎的这么晚想起来去买羊肉了。”李庆走在一旁道,“也不知还有没有肉卖了。”
  顾尧笑笑,“没肉就买些羊骨头,炖骨头汤喝。”
  李庆眉宇间荡漾着笑意,“本我不想去买羊肉的,这东西吃了容易上火,但柳儿在屋里一听你说要去买羊肉,就开始馋这口儿了。”
  “少吃些便好,别多吃。”顾尧作为过来人,传授经验道。
  李庆笑着点了点头,他回头得好好盯着才行。
  第119章 日常11
  天空飘落雪花,去年大宝二宝过年时还是在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会走路,还能帮小爹捏面团,包饺子了。
  “大宝,不要打扰小爹,喏,给你一小块儿,和二宝去一边玩儿。”
  戚莳正在厨房忙活着大年初一早上要煮的水饺,大宝二宝两人坐在饭桌旁,时不时揪些面团,像是要帮自家小爹包饺子,尽捣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