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家里如今银子还有二百两,够用的。”戚莳笑道。
  “和金子放一起的一百两不动,家里还剩多少?”顾尧问道。
  戚莳皱眉想了想,道:“家用还有八两七钱并七十文,还得要七两左右的银子才行。”
  顾尧不想动和金子放一起的那一百两,他钱袋里还有一两多,还剩六两左右的银子,想了想,打算去山上一趟,看能不能挣够,“我明儿上山。”
  戚莳明白顾尧的想法,想了想道:“家里还有四只公猪没卖呢,不用紧着打猎。”
  顾尧愣了愣,笑道:“我倒是把它们给忘了。”
  毛猪如今九文一斤,比年关那会儿少了两文,但若是一直养着,吃食就不止多的那两文能裹的住的了。
  “明儿我便把它们拉去镇上卖了。”顾尧道。
  戚莳笑着点了点头,卖了猪,应该就能不动那笔钱了。
  顾家的猪养的不足一年,但戚莳喂的精细,长得也还是挺肥壮的,顾尧叫上李庆一起,借了李叔家的牛车,分两拨把猪拉去了镇上,换了七两并一百文钱。
  “够了够了,除去买地的钱,家里还能剩八百七十文的家用,也够花一阵儿的了。”戚莳接过顾尧递给他的钱袋,笑道。
  顾尧松了口气,笑道:“我钱袋里还有一两多呢。”
  戚莳把另一个箱柜里的单独放着的一百两拿出来,另数了十五两放进去,闻言道:“你留着花就行。”
  云家那边也没拿乔,如今清水村一下子能拿出一百多两又想买地的人家除了顾家,也没其他人家了。
  云家哥儿也很痛快,夫家富裕,仨瓜俩枣儿的倒也没看到眼里,村长和他那边说完没多久,他就同意了。
  地契更名有村长出面,很快就办完了,顾尧钱袋里的那一两银子也没能留下来,塞给了办事的小吏,这下子真是钱袋空空如也了。
  戚莳虽看不懂字,但很是仔细的看了一遍新鲜出炉的两张地契,抚了抚,小心的把它们和之前的地契放一起,眉眼弯弯。
  如今他们也算是有十二亩水田,八亩旱田和十亩刚开荒的旱田的人了!
  第85章 忙忙碌碌
  顾尧见他一副爱惜不已的样子,笑道:“这两张纸把家里的家用都给花完了,我钱袋里如今只剩五十文了。”
  戚莳不以为然道:“菜也下来了,家禽也开始下蛋了,除了偶尔买肉吃,基本没啥花银子的地方,再说了,家里还有银子呢。”
  装金子的盒子里还有八十金和一百两银子呢,戚莳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慌。
  顾尧无奈摇了摇头,说道:“云家地里的水稻那些,说是秋收后,他们会来拉二百斤新米和二百斤小麦回去。”
  戚莳点了点头,“应该的,毕竟云家那边都种好了,也不知他们怎的那么急,不等收了这一茬再走。”
  顾尧笑道:“算是便宜了我们了。”
  说便宜顾尧和戚莳,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后续除草,施肥,到处都是事儿,农家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除了冬时,少有闲暇时间,基本都扎根在田里了。
  “莳哥儿,你们买了云家的地?”一大早儿,李淼便来找戚莳,去山脚割猪草,顾家住山脚下,可以说李淼每回来山脚这边,都会叫上戚莳。
  戚莳点了点头,手上没停,家里牲畜越养越多,每日都得割草晒草,真是一刻不得闲,幸亏地里有顾尧,要不然真是忙不开,
  “你都不知道村里人多羡慕你,说你掉进福窝窝里了。”李淼笑道。
  戚莳摇了摇头,笑道:“什么福窝窝啊,还不是整日里干不完的活儿。”
  “主要是旁人想像你这般忙,但地不多啊。”李淼说完,转声道:“不过要说咱们哥儿谁最有福气,真的就数云叔么了,就是你买他家的地的那家的哥儿。”
  “怎么说?”戚莳在村里没啥说话的人,对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儿了解的不多。
  李淼闻言瞬间来了劲儿,“云家老两口就只有云叔么这么一个孩子,他家里田虽不多,但养一家三口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云叔么从小被老两口宠到大,后来嫁给了咱村里的木匠周叔。”
  “周叔?”戚莳竟不知村里还有这样一个人。
  “咱们那时候还小,他就带着夫郎去了镇上,再然后就去了府城,听我婆婆说,周叔在的时候,村里都是去他家打家具的,手艺特别好!”李淼还给说激动了。
  “然后呢?”戚莳好奇道。
  “周叔手艺一绝,啥物件儿都能做的结实耐用,还好使,上面雕的东西看着像真的一样,我婆婆那儿有个首饰盒儿,好看极了,就是他做的。”
  戚莳被李淼说的都有些好奇,想看看了,就听李淼继续道:“后来他雕的东西被镇上的一富户看上,让他直接去他家里雕了个什么物件儿我也不知,反正送去给京都的贵人,很受贵人喜爱,那富户趁此便宜捞了不少的好处,周叔就一步步被带去府城去了,听说如今他们在府城有自已的木匠铺,生意挺好的。”
  戚莳听的有些入神,佩服道:“凭自已的手艺在府城安家落户,真是厉害。”
  李淼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笑道:“听说可能还举家要去京都呢,这不云家老两口两人在村里,离得太远云叔么也照顾不到,便都接了过去了。”
  “怪不得这样着急,原来是要去京都了。”府城离清水村还算近,但京都就远了,想来以后不会再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