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戚莳摇了摇头,“先干着吧,一个月的时间应是能忙完的。”
  相比于戚莳和顾尧这边两个人的凄凄惨惨,李庆那边人就多了,他家里人今儿有空的都来帮忙了,干的热火朝天的。
  戚莳和顾尧把草连根拔起,好在杂草还未结种子,不怕散落到地里面。
  一捆捆的杂草堆放到板车上,没一会儿就弄了一板车,戚莳驾着牛车先拉回了家,晒到院子里,晒成草干当作冬时牲畜的口粮。
  一些牲畜不能吃的杂草,戚莳和顾尧在田里就挑了出来,直接晒就成。
  一趟趟的杂草拉回了家,戚莳苦中作乐道:“这下子,拔完家里牲畜的口粮就够了。”
  光是拔草就用了六天的时间,家里柴房堆了好几袋晒好的草干,顾尧喝了口清凉的井水,道:“明儿歇息一天,刚好拉菜去镇上卖一趟。”
  戚莳用凉水洗了把脸,道:“行,割些猪肉来家,肚里忙到没有油水了。”
  顾尧笑道:“五花肉,红烧?”
  戚莳笑着点了点头,红烧肉最补油水了。
  等顾尧卖菜回来,掂了五斤的五花肉,戚莳嗔道:“怎的买了这么多。”卖菜的钱估计都被顾尧给花光了。
  顾尧笑道:“镇上的李屠子今儿刚宰的猪,新鲜着呢,吃不完放井里冰着,也能放两日。”
  戚莳无奈的摇了摇头,就不能让顾尧买东西,控制不住自已,每回都花超。
  第62章 石子儿铺院
  李淼和周凌抽空也来帮忙了,旁边就是自家五哥的地,夫夫二人上午帮戚莳,下午帮李庆,可以说很是繁忙了。
  地里的石子儿有大有小,顾尧思考了一番道:“这些小石子儿挑出来,拉家去铺院子。”
  家里只有正屋和侧屋和大门构成的凹字那块儿铺了青砖,还有一些喂养牲畜和摘菜的小道,其他的地方还都是泥土,如今有了现成的石子儿可以用,刚好把空地儿给铺了。
  戚莳闻言眼睛一亮,颇为崇拜的望了一眼顾尧,把小石子儿挑了出来,一筐又一筐的运回了家。
  挖地里的石块儿比拔草要辛苦的多,不过时间充裕,顾尧和戚莳夫夫二人也不着急,边挖石子儿,边在院子里铺路,原料足够多,顾尧也舍得,石子儿铺的和青砖一样高,整个院子渐渐没了裸露在外的泥地。
  等把十亩地里的石块儿挖的七七八八,院子周围也用石子儿铺好了,戚莳还用剩下来的石子儿给牛圈大白睡觉的地方铺了一层,上面铺上厚厚的稻草,大白以后睡着也舒服一些。
  等两人忙完,还没等驾着大白去地里翻耕一遍,就要开始夏收了。
  地里的小麦黄澄澄,顾尧和戚莳顾不得麦芒扎人,穿上短打,在手上缠上布条儿,就下地抢收去了。
  说起这手套,还是顾尧开荒拔草的时候让戚莳做的,没办法,刚拔了两日的草,手就痛到不行了,缕缕血渗了出来,顾尧想着之前养父下地干活儿,会在手上缠几圈儿的布条。
  下回下地,就和戚莳一人缠了几圈儿废布条儿,果然就好了很多,现在只要干活儿,就得给手上缠好,免得受伤。
  李庆他们也有样学样,手不痛了,干活儿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一车车的麦子拉回了家,两亩地的小麦花了两人两天的时间才全部收割回家,地里落下的麦穗儿戚莳也颇为认真仔细的捡了两遍。
  小麦拉回家中,晾晒了两天,拉去谷场碾压脱壳,把麦壳儿也一道装回了家,到时磨了可以和麦麸一起掺着喂牲畜。
  整个村子为了麦收忙的热火朝天,虽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沉甸甸的小麦拉回了家,都翘首以盼着村长赶紧统计好税收,磨上它一斤面粉,蒸上它两笼白面馒头吃。
  顾尧家不用缴税收,忙活了小半个月,才把麦子入粮仓,顾尧和戚莳平日里照顾的仔细,一亩地收了近五石,可把他们夫夫二人乐坏了。
  “开荒李淼他们帮了不少忙,蒸两屉馒头,请他们来家吃顿饭。”顾尧笑道,“我等会儿去买肉。”
  戚莳道:“好,买条鱼回来,淼哥儿爱吃红烧鱼。”
  顾尧闻言心里有些酸酸的,道:“那我爱吃啥?”
  戚莳颇为无语,这也要比较,嗔了他一眼道:“不知道。”
  顾尧立刻一副受伤的表情,戚莳没忍住笑了起来:“再买个猪肘子回来,炖卤酱猪肘子怎么样?”
  顾尧笑了出来,“当然可以。”
  戚莳从屋里拿出二两银子,顾尧还得买豆种回来,多拿些钱免得到时候不够用。
  家里的小石磨轻便好用,戚莳把磨好的面粉筛了两遍,剩下的麦麸装袋放进粮仓,筛好的面粉装到缸里放进了厨房。
  顾尧说了今年的小麦不卖,留着自家吃,戚莳也没不舍得,舀了满满两大瓢的面粉,蒸了两大屉的白面馒头来。
  顾尧回来的很快,小炉子加上两个大灶,戚莳在李淼他们来之前便把菜给炒好了,只剩猪肘子还在锅里炖着。
  “莳哥儿,你做的啥啊,好香啊。”李淼在厨房门口吸了吸鼻子,馋道。
  “有你最爱的红烧鱼。”戚莳笑道。
  “哇,阿莳最好了。”李淼感动不已,恨不能扑到戚莳身上抱一抱他,被顾尧给拉开了。
  “管管你家夫郎。”顾尧冲周凌道,周凌无奈的摆了摆手,管不了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