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戚莳把酥油饼放进厨房,又洗了把手,心里有些激动,冥冥中似有感应,把红布拆开看到一双银镯子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眼眶湿润,曾经可望而不可及,每每看到戚芸手上的镯子的眼底藏不住羡慕,现在自已也有了属于自已的银手镯了。
顾尧见戚莳果然哭了,低笑道:“好了,快戴上给我看看。”
戚莳小心翼翼的把手镯拿出来,套在双手上,抬手冲着顾尧露出了十几年来最灿烂的一次笑容,顾尧笑道:“好看。”
戚莳肤色不白,但银镯子倒是和他偏麦色的肤色相得益彰,看着确实挺合适的。
戚莳恋恋不舍的看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把手镯收了起来,顾尧正欣赏着,见状不解道:“怎的收起来了。”
戚莳轻声道:“还要做活,弄脏了就不好了。”
“镯子买来不就是戴的吗,脏了就去首饰铺洗洗,那边的伙计说可以免费洗两次,保证和新的一样。”顾尧劝道。
戚莳还是摇了摇头,“做活的时候就不戴了。”他很是爱惜自已的第一双镯子,生怕脏了坏了。
顾尧也没勉强,自家小夫郎看着软糯糯的,骨子里还挺犟的,又把桃木钗递给他:“这个总能戴了吧。”
戚莳小声嘟囔道:“怎么买这么多。”心里却是很欢喜。
顾尧笑道:“这是买镯子伙计送的,我看虽是桃木的,但雕刻的还挺好看的,就拿回来了。”
听到是送的戚莳松了口气,生怕顾尧把卖粮的钱都花光了,笑着把木钗往头上一插,抬脚轻轻亲了一口顾尧,有些羞涩的转身把镯子放卧房箱柜里去了。
这还是小夫郎第一次主动亲他,他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一下,戚莳就转身跑了,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家小夫郎还是太羞涩了。
奶白的鱼汤鲜亮可口,和陈记的酥油饼配着吃,真是一绝,顾尧赞道:“咱俩还真是心有灵犀,我买了酥油饼,你做了鱼汤。”
刚缓过来的戚莳闻言脸色又是一红,嗔道:“油嘴滑舌。”
顾尧笑了笑,咬了口酥油饼,咸香四溢,十文一张饼,光看味道,还是挺值的。
顾尧边吃边道:“卖粮挣了七两二钱,买东西花的还剩一两多。”
戚莳闻言肉疼了一下,但收礼物的是自已,想想倒也没那么心疼了,就听顾尧继续道:“明日吴掌事过来村里收红薯,他说是村里有多少收多少,等吃过午饭我再去找村长把这事儿和他说一下。”
戚莳点了点头,“咱家要留一些红薯吗?”
顾尧想了下,“留个三十斤吧,红薯粥,烤红薯,都还挺好吃的。”
戚莳笑了下,顾尧不爱吃甜食,但红薯做的吃食他还是挺爱吃了,想了想道:“三十斤是不是有些少了,留五十斤吧。”
顾尧点了点头,自家小夫郎爱吃,他自然是没啥异议的。
第35章 卖红薯
村长听完顾尧说的事儿后,连道了三声好,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小子,算是为咱清水村村民做了一大好事儿了,我这就召集村里人去谷场。”
红薯虽说不愁卖,但实在是重,每回清水村的村民都得拉上好几趟才能把家里的红薯卖的七七八八,这回镇上的人直接到村里来收,可不就方便了村里人了嘛。
村长宣布大事儿时才敲响的锣响彻在清水村,村里人三三两两的往谷场赶去,众人心里不免打鼓,这刚交完粮税,这还有啥事儿啊?
“都到齐了啊,那我就直接说事儿了。”村长站在众人前面,喊道:“顾小子今儿去镇上,找了个收红薯的掌事,说是可以直接来咱们村里收红薯,两文钱一斤,不用再费劲把火的往镇上拉了,你们有意向的来我这儿登记一下,要卖多少斤,明日收红薯的来了,也好对账。”
“嘿,还有这好事儿,往年咱们哪家不是一趟一趟的往镇上拉,比收红薯还要费劲。”一皮肤黝黑的汉子乐道。
“说的是啊,顾小子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众人纷纷附和,冲着顾尧道:“顾小子,改日来叔家喝两杯,叔刚用新收的高粱酿的酒。”
“我家儿媳刚做的米糕,秋云,回头拿些给莳哥儿尝尝。”一妇人道。
“莳哥儿,我家枣树这两天也要打果儿了,回头我让你宇哥送些给你俩尝尝鲜。”胖婶儿道,她家地多,每年两辆牛车都得送好几趟,这回可省了事儿了。
众人七嘴八舌,热情无比,弄的戚莳有些不好意思的躲在了顾尧身后,颇有些手足无措。
和谐的氛围里总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戚李氏见戚莳比之在戚家时面色红润,看着就过的不错,心里难受极了,这不孝的贱哥儿,哪里配得上过这好日子,村里这些人也真是,一点儿小恩小惠就能收买了,瞧那群笑的不值钱的人的样子。
“哼,有这好事儿,怕不是有人要从中赚差价了罢,去年可是三文呢。”戚李氏阴阳怪气道。
这话一出,热情稍降,有些不坚定的,和戚家关系还不错的村里人怀疑的瞅了顾尧一眼。
顾尧身形不动,冷面淡声道:“若是不想卖,大可不卖,没有人逼你。”说完淡淡瞥了一眼戚李氏,看着冷酷又无情。
戚李氏被顾尧吓了一跳,但光天化日之下,他还能揍人不成,强撑着道:“怎么,还不许人说啊。”
这时,只听村长呵斥了一声,道:“行了,这本是方便大家的好事儿,也不强迫大家,反正明儿人就来了,想卖的就来我这边登记,不想的就自已拉去镇上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