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来五斤腰果,五斤核桃,五斤炒瓜子,五斤杏仁,三斤葡萄干,和三斤杏干。”李庆说的很快,似是怕忘掉了,说完瞅了一眼葛柳儿,“有没有漏掉的?”
  葛柳儿摇了摇头,他也是记得就小爹说的就这么多。
  伙计闻言喜笑颜开,没曾想刚开门就来了这么一个大客户,“好嘞,客官您稍等,马上给您称重打包。”
  “来两斤腰果,五斤炒瓜子,两斤杏仁,杏干和葡萄干。”顾尧对另外一个伙计道,家里秋天时在山上摘了不少的核桃,卖了一些,剩下的够吃二人吃了,倒是不用再买。
  买干果花了一百七十文,戚莳虽然有些肉疼,但这是两人在一起后的第一个新年,还是痛快的掏了钱。
  十几斤的东西放到了顾尧的背篓里,沉甸甸的,好在顾尧力气够大,倒也没有吃力的感觉。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明月包铺新开张,府城新进的挎包,新样式,都来看看啊。”
  顾尧他们正准备去买鱼,就听到斜对面的铺子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后,伙计的吆喝声传来。
  “府城的挎包?要不要去看看。”李庆问道,他自成亲后,还没有给葛柳儿买过东西,想着买个包包送给他。
  哥儿和女子基本没有不爱首饰包包的,戚莳闻言眼睛一亮,他现在挎着的就是用家里做衣服剩下的碎棉布缝补起来的,虽不美观但挺实用,还挺想看看府城的包包长啥样呢。
  顾尧看到,轻笑了一声,“看看去。”说完就拉着戚莳走了过去。
  李庆见状,连忙带上葛柳儿跟上,笑道:“等下看上哪个就买哪个。”
  葛柳儿轻笑,这地主老爷的口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李庆这家伙腰缠万贯呢。
  不愧是新开张的铺子,店里干净明亮,挎包颜色多样,艳丽的,素雅的,应接不暇,“还有铜包呢,这么小,能装啥呀。”戚莳扯了扯顾尧,轻声道。
  “应该是装零钱的。”顾尧回道。
  戚莳暗自感慨,这么小巧精致的包,装的零钱可能还没有这个包贵呢。
  “麻烦把那个棕色的包拿来看下。”顾尧见戚莳好像挺喜欢这个包的,对伙计道。
  “客官好眼光,这款包在府城卖的可好了,是用牛皮鞣制做成的,很结实耐用,瞧这上面的百合花,请的经验丰富的南绣师傅绣的呢。”
  顾尧拿手里看了看,递给戚莳让他试了一下,和戚莳今日穿的青色棉衣看着很相配,问道:“多少钱。”
  “今日本店新开张,这款包六百六十文,比府城便宜十几文呢。”
  戚莳听到价钱,心里的那点儿喜爱顿时消散了,小声道:“太贵了,尧哥,还是算了。”
  顾尧觉得价钱还行,遂道:“这包看着能用好几年,均下来,一年也没多少银钱。”
  说完直接对伙计道:“就这个吧。”
  戚莳来不及拒绝,伙计就打包好了,咽下了未说出的话,顾尧说的也有些道理,自已爱惜着用,多用几年就成。
  李庆这边也帮着葛柳儿瞅了一个白色的绣着风铃花的棉麻包,他觉得和自已夫郎很是相配,葛柳儿也觉得挺好看,价格也不贵。
  李庆大手一挥:“就这个了。”
  四人从明月包铺出来,又去买了些肉和干菜,等把东西买全,已经是午时了。
  “在镇上吃完午饭再回去吧。”顾尧提议道。
  早饭吃的早,还走了那么远的路,现如今也基本都消化掉了。
  其他人没有异议,背着这么重的东西,饿着肚子赶路太难受,但今日已经花了挺多钱了,也不想多花钱,于是一人点了一碗阳春面,勉强填饱肚子就回村了。
  等顾尧二人到家,家里的狗仔饿的汪汪直叫,戚莳把东西放好,连忙掰了些糙面馒头配着早上锅里剩下的温水,放狗盆里喂它们吃了。
  狗仔们这才没那么委屈,摇着尾巴吃的津津有味,倒是很好养活。
  等二人把买的年货归置好,日头已经快要西落,“太累了今日,就煮些之前包的饺子,当晚饭算了。”顾尧道
  戚莳也是累到不行,饺子还剩下挺多的,煮完还能吃两顿,配着小咸菜解决了今日的晚饭。
  天气越来越冷,狗仔的窝也从门外挪到了堂屋,戚莳除了做饭离开了一下被窝,其他的时候都是在炕上度过的,缝缝衣服,吃点儿干果,很是惬意,要是没有偶尔捣乱的顾尧,就更舒服了。
  戚莳有时想想也觉得挺好笑的,之前自已住柴房,盖一床破烂的棉被十几年也过来了,现如今却是一点儿冷也受不得了,这可能就是有人疼了后,就娇气起来了。
  转眼就到了李淼出嫁的日子,他嫁的是村里周家的汉子,周凌,算起来和顾尧七拐八拐的还有那么点儿的亲戚关系。
  周凌家在村里过的还算富足,家中十几亩田地,有一姐姐已经出嫁,大哥几年前已经成亲,还有一个哥儿弟弟,周雨才十一岁,和李淼算是门当户对,二人看起来很是登对。
  清水村这边成亲的习俗,一般都是娘家人这边在成亲前先宴请这边的亲戚一顿,然后送嫁哥儿后,再在夫家那边吃一顿。
  李铁柱夫郎抹了抹眼泪,这哥儿嫁不出去的时候心里急,嫁出去又很是不舍,李铁柱眼眶也有些发红,安慰自家夫郎道:“都是一个村里的,想见就能见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