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而杨秋这里,她自然也在关注着这次武举的比试结果。
  毕竟其他的比赛都结束了,眼下也只有这个武举值得她关心了。
  “怎么样,前一百名选出来了吗?这次有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人?”
  负责这次比赛的人是杨秋的兄长杨石以及赵云。
  文官那边只负责准备比赛所需要的东西,而真正的比试还是需要武将来观看。
  当然,杨石一直都管理着军队里面的军法,所以也需要他亲自坐镇。
  至于杨秋手下的其他武将,倒不是他们不行,而是都需要驻守在各大关隘,实在没时间来管理一个考试。
  吕布、张辽、张杨、秦峰、邓勇、马青参加完开国仪式之后,这群人马上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继续操练兵卒。
  所以这事儿就压在了赵云一个新人身上。
  当然,赵云是作为杨石的辅助来帮忙这一场考试。
  而赵云性格细心谨慎,所以杨石非常欣赏赵云。
  甚至还在杨秋这边多次夸赞杨秋的眼光,竟然给他推荐了这么一个踏实聪明有能力的人帮忙,这实在是帮了他大忙。
  “臣拜见昭王!”
  杨秋的突然出现让赵云很震惊,他赶紧行了一个礼,眼神中满是恭敬。
  杨石这边也赶紧上前行礼,杨秋挥手笑了笑,然后直接坐在了主位之上。
  “都起身,明日就要公布名次了,所以我过来好奇看看情况。
  若是有优秀的人,可以尽快提拔到军营之中操练。
  目前士兵是不缺的,但是能够识字懂兵法统领几千人的将领,还需要尽快多培养一些出来!”
  没错,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由于对兵卒的优渥待遇,杨家军若是想要征兵,从来都不会门庭冷落,反而有无数的人想要踊跃加入到杨家军里面来。
  现在反而是杨家军要挑选健壮的人,供求市场都出现了变化。
  所以杨秋现在缺的是将领。
  管理几十人上百人,这些人其实都可以在军营当中慢慢训练出来。
  但能够管理几千人的兵卒,这真的不是随便训练一下都能出来的,真的非常看天赋能力。
  因此,杨秋现在依然缺乏人才。
  她若是现在地盘再扩大,都没有足够的将领去防守。
  所以杨秋非常重视这一次的比赛结果。
  “禀告大王,名次已经排出来了,只是我们对于二三名有些争论,还没有讨论出结果。”
  杨石说完这番话,他将一张纸放在了杨秋的面前,上面记载着这次比赛的优秀之人。
  杨秋随便扫了一眼,上面的人都介绍了籍贯信息和擅长的东西。
  当然,这些人她都是不认识的。
  这看一眼也是为了看看有没有历史上记载的名人。
  结果这一下子,还真让她注意到了几个人。
  首先就是板上钉钉的第一名,徐晃徐公明。
  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竟然会出现在这一次的考试之中。
  历史上徐晃的评价可是相当不错,勇猛善战,治军严谨,还被曹操评价有周亚夫之风,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但一想到徐晃是河东郡杨县的人,目前属于昭国的子民,杨秋突然又觉得合情合理了。
  果然这种考试才能选拔出人才,杨秋瞬间露出了笑容,这次的考试实在是太合适了。
  接着,杨秋又关注了一下有争议的二三名,这两个人分别是褚燕和贾衢。
  唉,这两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
  杨秋仔细一回想,她总算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了。
  这褚燕不就是未来的黑山军首领张燕吗?没改名字之前他确实叫这个名字。
  后来是因为张牛角死了,把黑山军托付给他,所以他才改名。
  这家伙竟然也来参加考试了?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毕竟是未来大名鼎鼎的黑山军首领。
  不过她现在都占据了并州以及河东郡北部,这些曾经在未来落草为寇的人,似乎选择了和历史上不一样的道路。
  这倒是一件好事。
  至于贾衢,杨秋动用自己的记忆力,终于想到了这个名字为什么熟?
  这不就是未来会改名为贾逵的三国著名人物吗?
  大名鼎鼎的贾充之父,贾南风祖父。
  而此人是河东郡襄陵人,也就是河东郡北部人,目前也属于昭国子民。
  没想到得到了一个河东郡北部,竟然来了这么多历史人物。
  杨秋那时候说要河东郡北部的时候,还真没思考着这地区有什么历史名人,这可真是意外巧合了。
  不过,褚燕来参加武举,这倒是合情合理。
  就凭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确实是一位将帅之才。
  可是这贾衢咋回事儿?看上面的记录,这年龄才十三岁啊,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这贾衢才十三岁,他为什么会和褚燕有二三名之争,具体说说情况。”
  杨秋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按照历史上的记录,这贾衢好像不是将帅之才吧,其人更擅长内政,兴修了许多水利。
  如今怎么回事?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儿。
  “贾衢在兵法文试上夺得了第一名,骑射步射普通名次,而褚燕文试成绩太低,骑射步射极其优秀。”
  杨石恭敬地回答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