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这些日外面太冷,尽量少出门。”
而后他又思觉不妥,补上一句:“就算出门,也该多添些衣,让萧然带着金吾卫守卫在左右,我也能安心些。”
若不让江锦书出门,以江锦书的性子,必然能猜出来。
只有一如往常,才能让她不察觉。
江锦书点了点头:“前些日秘书监还说,新一批书印好,邀我去看呢。”
“什么时候去?”
“过段时间罢。”江锦书望向窗外。
齐珩离开立政殿后,即而有内臣来催请廷议。
崔知温罗列了齐令月纵容家臣笼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拟之嫌等一百一十一款罪项。
东昌公主被废去尊位,同于庶人。
齐珩将江氏众人收羁,稍后论罪。
唯江律被宽恕,崔知温曾上表言及江律为东昌公主之长子,理当同罪,然被齐珩以“庶人齐令月数责江律,且屡谏其母,实乃忠臣也。”
故赦免其罪,准留其原职,赐国姓“齐”,以宗室子待之。
东昌公主谋大逆一事牵连极广,霰隽等人一并伏诛,霰隽其妻崔婉因及时报信有忠君之功拜一品国夫人,赐号为“节”,为高之意,故号“节夫人。”
薛稷等人知情不报被判下狱论死。
除此之外,崔知温再上言以江氏为逆臣之女为由,奏请废后。
齐珩登时大怒,将劄子当着群臣的面抛下高台,冷声道:“江氏,朕之发妻,眼下还怀着皇嗣,是我齐家乃至天下的功臣,更何况,皇后自幼养于江宁,至长安,随即适朕,何尝受过她齐令月半分教诲?皇后素来恭谨,内宫左右无不称其功德,朕岂能废之?”
廷议不欢而散,诸臣窃窃低语,御史中丞与大理寺卿低声道:“我听说,江家之事,皇后现在不知情,整个宫都在瞒着她。”
大理寺卿聂才笛朝李来济笑道:“皇后八个月的身孕了,此事若知,怕是母子二人都要在鬼门关里了。”
李来济无奈摇了摇头。
东昌公主同党部分已在当日宫变中被斩首,剩余的也已关在推事院等候羁问。
数日廷议,齐珩赐旨,将齐令月的死刑定在十一月。
玄武门处枭首。
齐令月听后,也只笑笑,并未说什么,待十一月时,江锦书也已诞下孩子。
暗室的门被推开,齐令月侧首看去,见齐珩着绯袍站在门口处。
她从容地淡笑:“陛下来了。”
“陛下的旨意,我已知晓了。”
齐珩面无表情看向他,轻声道:“承平侯自刎了。”
齐令月一愣,不可置信道:“他不是...”
“他将所有罪状都自己揽下,随后拔刃自刎。”
“这是他的谢罪书。”齐珩将那黄纸递给她。
齐令月双手颤抖地接过,不能自已地落泪,晕染了上面的墨字,她轻轻摇首道:“他怎么这么...”
齐珩淡声道:“姑母,你又害死了一个爱你的人。”
齐珩麻木地转身,不再去听身后女人的泣声。
迈下台阶时,齐珩踩了空,他跌倒于灰色砖瓦上,神情恍惚。
高季心疼地扶起他,然他不言不语,只怔怔地看着面前。
还未及十一月,还未大赦。
江益便已身死。
他与江锦书,是彻底回不去了。
第098章 薤露易晞(七)
齐珩静静地站在银杏树下, 他呆呆地望着那浅黄色的叶片,黄叶随风而落,洋洋洒洒, 从远处看倒入金叶子雨般, 他俯下身捡起一片。
他将银杏叶捏在手心, 看着上面浅浅的叶脉, 垂首不语。
银杏叶很美, 美得热烈, 也美得凄惨。
只可惜它的叶片如此美丽,气味却是不堪闻的,且果子有毒,是以很少人会喜欢银杏树。
它适合观赏取乐,却不适宜靠近。
银杏, 银杏, 齐珩在心中低唤。
一如豆大般的果子从树上滚滚而落,直直落入一旁的潭水中,银杏在水中, 反倒剥了白色外皮,换得银色来, 有些奢靡的意味。
淡淡银光在那不知深浅的潭水中十分扎眼。
齐珩微微出神,直到身后有金吾卫士来报:“齐令月以披帛悬梁自尽”,齐珩才缓缓抬首。
蓦然, 又有一银杏叶落在他的手心。
他轻轻叹气,他原以为自己恨极了齐令月, 若非因为她, 他也不至于失去自己珍视的一切,可当她身死时, 他却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那日,长安大雪。
他轻轻牵住东昌公主的手,入殿前,东昌公主再三叮嘱他:“进了门,你什么都不必说,一切有我。”
他微微点头。
郑后端坐于上位,梳着高髻,头点珠翠,身着素白色的锦绣长裙,新月笼眉,粉腮朱唇,既美且艳,犹胜海棠,齐珩初见郑后,不免一愣。
恁时,齐珩便已明晓先帝缘何钟爱郑后一人。
郑后美貌,又与先帝有结发之情。
东昌公主牵着齐珩的手,微微施礼,齐珩缓过神来亦随之行礼,然他并未如东昌公主般做个样子,而是跪地叩首作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