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随后萧章轻轻解下腰间所环的钱囊,悄然递给常诺。
此举之意,不言而喻。
常诺轻轻摇头,正色道:“郎君高抬小人了。”
“小人常日受皇后殿下照拂,公主情急,小人懂的,自不会告于天听,郎君不必如此。”
他轻轻推拒。
萧章敛眸,淡笑不语。
常诺又道:“郎君既为公主青眼之人,还得多多规劝公主为好,陛下的抚旨,还望公主感德,就算公主不为自己计,也该为郡王计,为皇后殿下计,为皇嗣计。”
“先生所言甚是,我必将此告知公主。”萧章轻轻颔首。
常诺点了点头。
萧章亲送常诺登上牛车,方进了院门。
听到那门内齐令月的啜泣声,萧章不禁轻笑。
原来她失去亲人时,也会伤怀。
***
江锦书盯着那琉璃香炉中冒出的缕缕紫烟,沉默良久。
齐珩下抚旨的事,她早已知晓,她也很惊诧,齐珩竟会做到如此地步。
是她欠齐珩的。
身后兀地被人所抱住,齐珩头枕在她的颈窝处,他温声笑道:“发呆呢?”
江锦书伸出手,抚着他的鬓发,柔和地笑笑:“嗯。”
“她今日闹你了吗?”
江锦书垂眸看向腹部,她笑了笑道:“没有,你不知道她有多乖。”
齐珩笑着伸出手抚上她的肚子,带着爱惜与珍重,他笑了笑:“阿媞该是和你一样的,温柔聪慧。”
齐珩侧首,将耳贴近她的肚子上,齐珩定下心神,细细听着,便是一丝一毫的动静,那也是他所期待的。
然而须臾,齐珩直起身子,无奈笑笑:“她怎么都不动啊?”
江锦书稍稍蹙眉,她抓着齐珩的衣袍,给齐珩的衣袍上添了诸多褶皱,她尴尬地笑笑:“她晌午时还在踢我的,不知道现在为何就不动了。”
齐珩眸中划过一抹失落,但转眼即逝,他掩饰地极好,然江锦书还是注意到了,她抚上齐珩的脸庞,轻轻吻上他的唇:“但她知道,阿耶是爱她的。”
齐珩将江锦书圈在怀中,他吻着江锦书的额间,温声道:“嗯,我爱阿媞,更爱阿媞的娘亲。”
江锦书抓着他的衣袖,掩面偷笑。
齐珩摸索着衣袖中的暗袋,摸到那锦囊,齐珩将锦囊中的玉块拿出。
那是一块美玉,色若芙蓉,那样的颜色很是温和,他知道江锦书喜欢这般颜色。
玉石又雕成了山茶花的模样。
很配她。
江锦书枕着他的膝头,抱着他的衣袍轻嗅上面的清香。
齐珩拿着那玉块,在她眼前轻轻晃了晃,江锦书起了兴致,忙抓住他的手,将那玉石抱在自己手中,江锦书欣喜地笑道:“这玉块好精美。”
“你从何处寻来的?”
“这是先帝留下来的,一直收在库里,此玉存放于角落处,险些让人忘了这块美玉。”
“美玉落尘,是可惜了。”江锦书轻轻叹息道。
“是以美玉配佳人,才算不枉。”齐珩笑道。
江锦书将那玉块捧在手心,反复辗转,她细细打量,思忖片刻而后道:“我想到一文。”
齐珩笑笑,欲听江锦书接下来之语:“什么文?”
“《孔子家语》中的《问玉》一篇。”
“此文我读过,尤其前面的论玉部分为我所喜。”齐珩低头看着她的笑颜。
江锦书扶住他的肩头,缓缓起身,在榻上与齐珩面对面坐着。
江锦书对上他的目光,随后垂眸看着他腰间所环玉珏。
她忽然伸出手,将那玉珏抓于掌心,她定定道:“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如仁。”
“缜密以栗,如智;廉而不刿,如义;垂之如坠,如礼。”
随后江锦书轻轻敲着那齐珩的那块玉珏,玉珏在烛火下显得极为清透,响声清脆。
江锦书悠悠道:“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绌然,乐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5】
齐珩喜欢佩玉。
玉也的确很配他。
温润而泽,至善至美,他当得起。
剩下的江锦书未再说什么,因为那篇文的下几句便是:
《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故君子贵之也。
江锦书幼时读此文,对此句犹有不解,那时她自问,玉便是玉,君子便是君子,是人而非物,二人如何能一同相比?
直至大相国寺那日,她初见齐珩,方知“温其如玉”四字。
“我虽喜前面的论玉之言,但我更爱后面关于六经的议论之语,所言之简,却意极深,尤其那句:‘天地之教,与圣人相参’是我极爱的。君王有德,可恩泽天下,故使天下之民得以教化。”
“圣人贤君通晓礼乐,以此施政,民则有善,国则有安。”江锦书说着说着,竟愈发激动了起来。
齐珩见她眸有点点星子闪烁,如此意气风发侃侃而谈,他不禁笑着赞赏道:“你书读得很熟,也不止是熟,还有很多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