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朝闻道> 第106章

第106章

  国子监是官学,其中多是官宦世家子弟,自是在长安地位不低,失火自然是大事。
  南衙十六卫中,金吾卫有巡护长安之责,更兼潜火兵隶属金吾卫管理,白义必然知晓此事。
  “国子学一学子亡于大火。”
  “国子学?”齐珩讶然。
  若齐珩记得不错,国子学非三品以上实职或勋封的京官之子孙不得入。
  “南祭酒,你可有话说?”
  南知文还未答话,另一官吏忙持笏出列道:“国子监事务繁多,且监试刚过,南祭酒一时疏忽也是有的,况防火之事本非国子祭酒应务之事,若论渎职,臣以为,望火楼之潜火兵才难逃其责。”
  笑话,这时候雪中送炭难保不让南知文记住这份情,毕竟年年监试的选送生员名额可全捏在南知文手中了。
  齐珩冷冷瞥向那官吏,心中讽笑。
  江宁南氏,果真不负虚名,素受文人爱戴。
  这他还未问两句,便已有人急匆匆跳出来替他开脱。
  “臣身为国子祭酒,监内出此事,臣罪难逃,不敢乞请脱罪,事情原委臣已问过,原是昨日那学子深夜入藏书楼寻书,又因昨日风大,窗而未关,不甚吹翻楼内灯烛,燃及帘幕,才造成人亡楼毁之祸。”
  “监内有矩,戌时二刻藏书楼即封,那学子亥时而入,三刻而引大火,是臣监管不力,乞请陛下降罪。”
  南知文跪于殿中。
  齐珩暗道:果不愧是国子祭酒,三言两语将自己摘了个干净。
  “这么说来,倒是那学子明知违矩而刻意为之了。”齐珩淡声道。
  南知文还欲说些什么,却不料王铎先开口道:“陛下,火情已然发生,与其追究何者责任,倒不如商议如何安抚其家眷。”
  “况此事远不及晋州之震重要,为免耽搁朝时,不妨于朝后书房内论罪决议。”
  几名臣工附和道。
  王铎之言确是不假,齐珩应允此事于紫宸殿书房论议。
  待下了朝,白义见罪于齐珩前,他道:“臣请罪,臣疏忽。”
  齐珩瞥了他一眼,亦知潜火兵虽隶属金吾卫,但白义终日在宫禁之中,如何能顾及这些事,实不关白义的事。
  “起来吧,朕知道不是你的过错。”
  白义方起身,道:“这几日确是风大,臣叮嘱过长安城内各处小心火烛,望火楼也算尽责时刻盯着,一发生火情潜火兵必即出,只昨日亥时无人值守。”
  “火情还是临近国子监的军巡铺先发现的。”
  “国子监内就无人发现走水了么?”齐珩疑惑问道。
  “前些时日监试,而后便作了假日,学子们都归了家,是以国子监内未留几人。”
  “那学子也是有些倒霉,偏国子监大门被礼部前些日送去的新坐具给堵住了,潜火兵原本该带的水囊根本运不进监内,种种差错才酿成此祸。”白义低叹。
  齐珩默然,而后道:“那学子是谁家的?”
  白义道:“臣问过了,那学子名黄晔,曹州人士。”
  “出身布衣之家,先选入四门学,因通二经而补充为太学生,及第而升为国子学生。”
  如此一说,黄晔算是国子学中唯一出身平民之家的孩子了。
  如此卓越,却因火情而断送了。
  倒是可惜了。
  “让礼部着手安抚其家人,而后你将此事细节交于大理寺,让大理寺卿按律论罪相关人等吧。”
  “臣遵旨。”白义躬身领旨。
  入了夜,齐珩到了立政殿的门口,便听里面欢声笑语,原本郁闷与可惜方稍稍好转。
  屏风后,甘棠与江式微在妆台前嬉闹。
  听到脚步声,江式微看去,隔着屏风见白色锦袍的青年走来,忙起身过了去,笑意盈盈,凑身前去道:“六郎,你看我这个发髻好不好看。”
  齐珩看着面前的女子,眸中闪光如窗外点点星子。
  目光落在她的发髻上,确是与她平时所梳不太相同。
  齐珩浅笑,转了下手上的扳指,而后道:“确实好看。”
  江式微听后一笑,忙牵上了他的臂肘要他坐下。给他倒了杯茶,问道;“你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么?”
  齐珩饮茶的手一顿,眼含惊讶。
  江式微道:“你方才转了下扳指。”
  齐珩听后无奈一笑,若江式微不说,他倒真还未意识到他有这个习惯。
  “昨日国子监的藏书楼失了火,一学子未救出来。”
  一听是国子监,江式微下意识与甘棠对视一眼。
  毕竟国子祭酒与国子司业都是江宁南家人。
  “这些时日风大,确是容易失火。”江式微颔首道。
  “但照理说望火楼不会发现么?”
  齐珩摇了摇头,道:“那时无人值守。”
  “那倒真是可惜了。”江式微叹了一声。
  “不过我怎么觉着这事如此蹊跷?”
  齐珩抬眼看她,江式微徐徐道:“藏书楼戌时二刻而封楼,他亥时而入,如何入?亥时三刻而引大火,藏书楼里储藏着国子监内的所有书籍,因书籍珍贵,所以当初工部在建楼之时便会选择不易燃的木材,即便风大,短短三刻钟,四层的藏书楼怎么可能会火势滔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