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刘邦看着文武百官,来了一句,“朕也想玩鹞鹰。”
  文武百官都选择沉默。
  刘邦直接开始点名。
  大臣们后背发凉,心里发苦,为什么看个天幕倒霉的事他们?
  可以确定,这是陛下在试探。
  汉武帝直接就笑了,是那种开心的哈哈大笑。
  “唐太宗也太没有威严了!”
  “这些文字真的是太有趣了。”
  “没有,鹰鹰找他们报仇。”
  和他这样看乐呵的人不少。
  但老百姓却觉得唐太宗肯定是个脾气很好的皇帝。
  文字消失后,天幕的声音再次响起,“君臣像这样的相处还流传着许许多多真假难免的小趣事。而更多的是在朝堂上,魏征的直言纳谏,经常令唐太宗下不来台。”
  话落,小视频再次出现。
  所有人都看得明白,直言是真的直言。
  各个位面的皇帝:“!!!”。
  这都能忍!
  大臣们:“!!!”。
  头铁啊!
  他们听得很清楚,魏征所说的那些话是真的非常不好听。
  “我们的二凤经常被他气得暴跳如雷,说‘迟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而魏征遇上的若不是唐太宗,他可能已经死了八百回了!”男声继续,视频播放着李世民很是生气的样子,“但二凤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甚至消气以后,觉得魏征所说有理的,他都虚心纳谏。接着魏征继续谏言,二凤再生气,然后接受,如此循环,君臣之间到也短的上是另类的和谐。”
  说到这里,天幕停顿了一下,“魏征死后,太宗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已!’可以说君臣合璧,相得益彰,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唐太宗微微笑。
  魏征愣愣地看着唐太宗,真的是非常感动,得这一句话,他感觉此生都无悔了。
  随后,目光就变得更加坚定,陛下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英明神武,那他就更不能辜负陛下的期望。
  其他的文武大臣含笑地看着。
  他们的陛下就是这么好,能成为他的臣子真是很幸福。
  御花园里是默契,是感动,是美满,还有对未来美好盛世的向往。
  梨园时期!
  本来努力在放平心态的他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特别是最后一句,他们成就一段佳话!
  那他呢?
  他算什么!
  魏征那不值得一提的旧主?
  还是唐太宗那废物一般的太子兄长?
  明明魏征是他的人啊!
  忍住,一定要忍住,不能发火,天幕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告诉所有人,李世民心胸宽广,气度不凡。
  自己要是在这个时候生气,反而落了下乘。
  他在内心不断地劝诫自己,不能冲动,绝对不能冲动,若是将气撒在魏征身上,反而是将他推向了李世民,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唐太宗:“魏征虽然烦人,但他也是一心为了朕,为了大唐,开心。”
  魏征:“三生有幸能遇到如此明主,一心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建成强势插入,“闭嘴,闭嘴,都不要说了,我这么大一个人还在呢!”
  第13章
  李建成是真的非常努力了。
  可就在他即将成功之际,准备用强装的淡定地看向李世民,表示他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的时候,就发现对方也在往他这边看。
  不,准确地说是看向他的身后,李建成没忍住也向后看。
  就看见魏征此时正一脸复杂地看向李世民。
  绷不住了!
  他这表情是什么意思!
  想要背主吗?
  看着李世民和魏征,一个开心微笑,包容大度;一个左右为难,欲拒还迎。
  天幕欺负他也就算了。
  这个世界,他还好端端地站在这里,两人就眼神交流,勾勾搭搭,难舍难分!
  太过分了!
  难道是他的眼睛还瞪得不够大吗?
  魏征竟然依旧当他不存在。
  难堪,难过,难以接受的他选择直接炸了,忍个屁啊,再忍,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魏征!”
  平地一声大吼,李建成头顶上的玉冠都抖在颤抖。
  魏征:“!!!”。
  回神过来!
  立刻看向李建成,糟!他失态了。
  对上太子喷火的目光,选择直接低头,他是能理解太子的心情。
  理解是一回事情,可魏征自己也有些委屈。
  试问哪一个臣子能拒绝这样的君主?
  一直追随李世民的文臣武将们:“!!!”。
  虽然有那么一丝丝的嫉妒现在还在太子阵营中的魏征,但更多的开心和骄傲,秦王真的是太棒了。
  他对魏征都那么好,对他们肯定也不会差的。
  名臣良将遇明主,那真的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各个位面特别是唐太宗以前的臣子们:“!!!”。
  还真有这样的明君。
  能力强不说,关键是心胸宽广能容人。
  羡慕,向往。
  皇帝们:“!!!”。
  能做到这总程度,真的很厉害。
  天幕继续,“不仅仅是魏征,二凤陛下和始皇爸爸一样,厚待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是他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