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卫江和阮小二也跟上:“死战不退!”
  一旦退了,沧州无险可守,便要受金兵铁骑践踏了。
  北方门户防守安排妥当,西门卿又对陈喻义道:“喻义,你总领棣州和齐州民政已近三年,政绩斐然,两州百姓无不交口称赞。本官也看到了你的本领,没叫本官失望,反而大超所望。”
  稳重可靠许多的陈喻义,离席抱拳谦虚道:“下官不敢居功,全赖节度使指导有方,同僚属官勤勉襄助,百姓淳朴善良。”
  陈喻义说的是肺腑之言,西门卿也知道他的性格,“喻义谦虚,但你的功劳,本官了然于心。”
  只是笑着托以重任:“你将棣州和齐州的民政事务交予信赖的副手,然后北来就任沧州知州,并负责及时补充各处盐军辎重粮草。”
  西门卿是将盐军的后勤,全权交给了陈喻义。
  后勤何其重要,不亚于大军冲锋陷阵。
  陈喻义知晓这份托付的重量:“下官领命!有我陈喻义一日,盐军后方便一日不会起乱!也一日不会叫前线盐军忍饥挨饿!”
  西门卿又把西门辰托付给陈喻义,“辰儿,你就跟在陈先生身旁,多多学习,帮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西门辰又长一岁,如今瞧着身量,已经是一个小少年了。
  “是,父亲。”
  西门卿又继续安排:“武松、朱仝、云理守、秦明,你们四人各率五千盐军,互为襄助,留守后方。”
  朱仝自巴蜀归来,也证明了他确实有为将之才。秦明呢,虽然性情热烈,但也英勇善战,不失为一员猛将。
  武松和云理守,更是盐军元老,西门卿心腹中的心腹,继续领镇守之责再合适不过。
  四人出席抱拳领命:“得令!”
  北境四寨的防守一直是单论的,四寨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万盐军。
  三州一府,令有两万盐军留守,后方兵力防守已经足够。
  “本官亲自率领三万盐军,其中骑兵一万,前往东京支援。”
  最后,西门卿开始点将:“鲁智深、卢俊义、花荣、董平、史进、燕青、刘唐,尔等各率两千人,为军中小将,听从本官号令!”
  “其余在场余者千户,各领旗下兵士,听从本官号令!”
  被点鲁智深等人纷纷出席领命:“得令!”
  还有在场直接归属西门卿统领的盐军千户们,也一样离席抱拳:“得令!”
  “钱三、时迁、戴宗,尔等三人,钱三领斥候营,时迁、戴宗为副手,负责刺探和传递情报。”
  三人领命:“得令!”
  “朱先生,请你领军中文书数人,随军前往。”
  朱武亦领命:“得令!”
  点将完毕,西门卿便宣布散去,各自回去点兵动员。
  留下岳飞一人,“鹏举属朝廷将领,本官也不好安排你,粮草从盐军支取,其余行事你自便罢。”
  岳飞:“西门节度使肯负担我们粮草,飞已感激不尽。”
  第二日一早,西门卿率领三万盐军开拔。
  顶盔穿甲、佩刀执枪,一支悍勇虎狼之军,浩浩荡荡往西南方向,直奔东京开封而去!
  作者有话说:
  【闺蜜监督日更day13】
  第136章 靖康之耻(二)
  ◎官家他竟然跑了?!◎
  梁方平带着京城的全部禁旅屯兵黎阳, 结果一见金兵的先头部队,便吓得狼狈溃逃。
  黄河南岸守桥的宋兵,远远见到金兵旗帜, 也赶忙烧桥而逃。
  守卫黄河南岸的滑州的两万宋兵,更是金兵影子都没见到, 就望风而逃。
  最后金兵闲适从容地, 用小船一批一批渡过黄河, 接着斡离不就挥师直逼都城开封。
  而西门卿他们也料得准准的, 当金兵逼近开封的时候,登基不久的新帝宋钦宗赵桓,以及左右宰相白石中、李邦彦等大臣,也都准备逃离京城, 去追随太上皇赵佶!
  历史上的这个节点, 有地位不高的李纲挺身而出, 成为开封军民抗金斗争的中流砥柱。
  但此世界的此时, 李纲被排挤派遣到了盐军地盘做官。
  而历史车轮滚滚所向, 大势所趋,并不会仅因某人而转道。
  虽然两宋之交时,有徽钦二宗这种没骨头的软蛋, 但也不乏宗泽、李纲、岳飞等抗金名将, 铸就民族不屈脊梁。
  这次没了李纲,又有张浚挺身而出!
  此张浚, 并非陷害岳飞的彼张俊, 两人不是同一人。
  张浚乃是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南宋名相、学者。
  重和元年的进士,西门卿蝴蝶翅膀扇动所致, 没如历史上那样调山南府士曹参军。
  进士及第之后, 暂留开封候官。
  若说李纲挺身而出时, 是一个地位不高的官员,那张浚就更加不起眼了。
  张浚虽有一个光辉的出身——西汉留侯张良、<a href=https:///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之后,但久远的先祖照拂不到千百年后的子孙。
  他四岁时就成了孤儿,老家汉中,在朝廷没有故旧亲属余荫,中了进士后甚至只能在京候官。
  张浚此时虽进士及第,却甚至都还不能算有官身,仍旧视作太学学子。
  当他听闻金兵渡过黄河,直逼开封时,圣人官家竟然不曾准备抵御,反而有效仿太上皇之举的打算,准备逃离京城!
  朝中宰相大臣们,不但不曾劝谏,反而多有附和撺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