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昔日父亲为她打造的铠甲已然太小,新做的铠甲在烈日下闪烁着银光。
  后夫人红着眼,颤抖着手为后贞整理衣冠:“去了边关,你可要万分小心,你父亲的同袍都是忠义之士,凡事多听多问。”
  后贞安静听着母亲的絮叨。
  临出门前,后夫人万般不舍道:“贞儿,记得送家书回来。”
  后贞翻身上马,头也不回道:“没有家书,要么是我回来,要么是我的棺材回来。”
  在母亲的哭泣中,还穿着孝衣的后贞带着王开持,以及后家的私兵奔赴了战场。
  后贞天生就该属于战场。
  她虽是女子,杀起敌来却手都不抖一下。
  她没有强行用皇帝封的将军身份来夺权,而是默不作声的以小兵身份冲在最前面。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她凭借着军功在军中立了足。
  五月,她率领三百人夜间奇袭敌营,斩杀敌军监军的三皇子,俘虏敌军将领在内十八人。
  七月,她将战线往敌军方向推进了六公里。
  十月,她率兵攻破了敌军一座城池。
  捷报频频传回皇宫,皇帝从开始的惊奇欣喜,到后来感受到了后贞的威胁。
  “拟旨,召后贞回朝!”
  “这……”报信的小太监跪在地上,冷汗涔涔,“陛下,这可能不行,前线回报,后小将军在战场上受了重伤,目前正在军营养伤,无法动弹。”
  召一个重伤的人回来,这不是明摆着要让后贞死在路上吗?
  第236章 镇西候
  皇帝好脸面,不想给人留下话柄,一时间怒气无法发泄。
  不知是谁提议,暂扣边关的粮饷。
  太常李大人直言:“后小将军颇有其父之风,可连续征战到底劳财伤民,况且她才占据敌方一城,想来军中不缺粮食,不如暂停边关粮饷,打压一下后小将军的气焰。”
  太尉听完,急急出来:“陛下万万不可啊,边关近四十万将士,怎可缺粮。”
  双方开展了激烈的交锋。
  皇帝虽然很想直接断了后贞的粮食,但他害怕这样会惹得军营不稳,最后他还是拨了粮饷,让太常李大人负责押运。
  后贞手臂上缠着绷带,她的伤并不严重,只是被箭擦伤而已。
  看着王开持带回来的消息,她冷笑着烧了纸条。
  “开持,辛苦你来回奔波了,好好休息一阵吧。”
  有战事时,王开持永远作为后贞的护卫一起上场,没有战事时,他又听从后贞的指令,不断往返于王城和边关,传递重要消息。
  王开持的身体异于常人,他好像永远有用不完的力气,连续几次百里来回折返,脸上依旧没有任何疲态。
  听到后贞的话,他应了一声‘是’,却仍旧站在后贞身边不动弹。
  后贞无奈,“不想离开,那就躺在那边榻上休息一下吧。”
  “是。”
  王开持走到后贞的榻上,直邦邦的躺了下去。
  后贞难得露出笑意。
  看了一会儿王开持后,她拿起桌上的兵书继续学习。
  过了几天,粮饷被送来了,李大人冷脸矜持的下了马,颇为不客气的对后贞道:“后小将军,陛下有话让本官带给你。”
  后贞做出一个邀请的姿势:“李大人不妨入内说话?”
  李大人微抬下巴,率先进入帐篷。
  一进入帐篷,李大人瞬间变脸,欣赏地看着后贞,“贞娘英姿飒爽,颇有你祖父之姿啊。”
  后贞抿唇笑了笑,语气如同晚辈一般亲近:“多谢伯父夸奖,这一路来可遇到麻烦?”
  李大人摇头:“没什么麻烦,就是陛下……对你颇有微词。”
  岂止是微词,还特地让他来训诫后贞。
  李大人环顾一下,疑惑道:“怎么不见开持?”
  京城里没有人知道太常李大人曾经有一个妹妹,他的妹妹嫁入王姓人家,后夫家遭难,他们夫妻双亡,唯独留下一子在人世。
  后贞在离开京城前,秘密带着王开持和李大人相会。
  满朝文武,无人知晓最厌恶武官的李大人,暗地里一直在帮助后贞。
  和李大人聊了一会儿后,后贞就送他去休息了。
  她独自坐在帐中,闭目思索。
  太常李大人明面上讨厌她,暗中帮助她,而太尉苏大人是武官,又与后家有旧,也是偏向她的。
  这俩人都不知道对方与她的实际关系,在朝廷上互相针对,一褒一贬为她提供助力,这样她就可以避免受到来自朝廷的背刺。
  可只有这两人还不够,她还需要更强大的助力,需要更快速的立起来。
  李大人休息了一天就准备返回了,他告诉后贞:“不必担心,我会告诉陛下你重伤连起都起不来,开持,就托你照顾了。”
  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后贞发疯似的征战,军功一级一级的往上垒,加上太常与太尉两位大人的周旋拉扯,皇帝只能一次又一次给她加封升官,最后竟然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后贞接过加封她为镇西侯的圣旨,与圣旨一起来的还有第五封催她回京的令牌。
  她是本朝第一个封侯的臣子。
  后贞知道,她该回去了。
  当初的后贞带着寥寥私兵,戴孝离京,三年后的她是手握六十万大军的镇西侯,百官离京三里,迎她入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