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他依然是一身白衣。
未过一刻,萧策熬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在湖岸边来回走着,冲着陈法生道:“渊玄,你给我驾船。”
“殿下!不是交代你好好呆着嘛。”
“你若叫我一声殿下,就随我吧。”萧策挑眉,“不近萧荣身,远远看着。”
他随手拿过一个小卒肩上的弓,支使陈法生太守去解小舟了。
任东篱轻灵地跃起,落到不远处一艘船上,眼见着萧荣执着剑杀气腾腾地踏着几艘船跃过来。任东篱冷血一声,侧身避过萧荣的剑芒,待二人都站在了同一艘小舟上,他将船头用力一挑,船身直接反转过去。
只见这一个布衣一个金甲空中一跃,都稳稳落在翻过来的船背上。萧策的发散了,他看着任东篱拿出顾岁剑,低声道:“你是要我的天下?”
任东篱盯着他,摆好了起势。
“我就知道,当年就应该杀你家满门!......怎么还留了你。你家三朝元老,就想要我的天朝,你......”
“这不是你的天朝。”任东篱道,“我也不稀罕它。”
萧荣惨然笑了:“我信?”
刀剑相迎,任东篱眼前流水似的将从前的日子放了个遍。彼时萧荣还是个持重的少年人,东篱记得,他在东御花园的回廊教自己和萧策吹埙,骂萧策不开窍。
他也顾不了这么多。
第8章 赐良谋(下)
七、
萧策知道,他,东篱和萧荣间,迟早会到这种地步。
他远远望着那一点白衣飘舞,感叹于任东篱的惊才绝艳。这样的人,比他高明百倍,却遁入山野。萧策不是没有想过,东篱对自己的那声心悦,不过是看准了自己的放不下,借扶他上位,位极人臣。
甚至......任东篱完全有囊括四海的勇力,他萧策呢?
“法生。”他声音微微干涩,“替我将弓箭拿来,快点。”
陈法生没有多说什么,看着少年颤着手拿起弓箭,搭上箭矢,用力将它拉满。
“策儿不会杀我,我可是......他世上最后一个血亲了。”萧荣挑开任东篱的攻势,“我想,他若是肯安安稳稳寻个地方安顿下来,我与他依然是兄弟。再者,你又算是什么东西?”
“血亲,兄弟?”东篱凌厉地持剑劈去,“他为高竹,你是草木!”
以前三人的同进同出,都是骗人的吗?
“......”萧策闭了闭眼,一松手,一道寒光长驱入百步开外。
萧荣看见了那支箭。他眼里流着一点惊异,好像是在早春看到了桃花那样,笑起来,架住东篱的剑刃,轻声道:“珍重。”
他旋身一侧,箭矢穿胸而过。
策,高竹。
荣,草木。
萧策的呼吸都停了。他将弓扔下,扶着船沿大口地喘着气,却听陈法生大喊:“殿下小心!”
他被重重一推,落入水中。
身上的甲胄此时成了累赘,萧策被它拉着不住地往下沉。他拼命地向上,四周一片漆黑,湖水寒得刺骨。他快没气了,尽力揭开甲胄,只觉得窒息感越来越明显。
怎么办,他不能死,再坚持一下......
反正落入深渊对于他而言,不是第一次了。
手腕被人抓住,他扑到一人怀里,那人的白衣在水中愈加剔透。那人手里拿着剑,起落间,萧策身上沉重的甲胄落尽,轻快许多。还未反应过来,人已经出了水,他拉着旁边一艘小船咳嗽起来。
任东篱扶他上了船,自己并未着急上去,趴在船头看他。萧策浑身上下湿透了,水顺着鬓发向下流,牙关不住地打颤。他抱着东篱的肩,发泄似地道:“我杀人了。”
“他该死。”东篱安抚地把他的头发拢到脑后,“或者说,他任自己被你一箭......”
“别说了!”萧策歇斯底里地抓着东篱的袖子,大口喘着气。许久,他将脸埋到掌心,再不出声了。
“陛下。”任东篱握住他的手腕,“把手拿开,不许哭。你万不可任性,你将来,要挑起整个江南。”
萧策当然知道。他选了这条血路,本意是一人独走。可命里偏偏犯了任东篱,今后朝野险恶,萧策未必能保他一辈子。
“东篱说过,我为君入世,为君出尘。”东篱道,“陛下若还要我在身边,我万死不辞。若哪天,东篱不利于陛下了,那东篱自当离开。”
萧策忍着泪吻他,只觉他嘴唇冰凉,心头如有针扎一样。他颤着声,道:“东篱哥,你......唤我声狸奴。”
八、
建康宫城在风雪中愈发显得华丽庄严。新皇登基半月未到,已经下手把庙堂清理了个遍,弄得帝京人人自危。
且说新皇萧策还是个才行弱冠之礼的年轻人,见过的人都说文秀仁德如箬竹,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狠角色。但这陛下偏偏将祖宗的那一套弃之不顾,登基次日不封后,却将一个外姓臣子封为珉王,那人是前朝丞相遗孤,姓任名东篱。
那些关于东篱的闲言碎语大半传到了萧策的耳中,就像在戳他的脊梁骨。他顶着一张笑面,将异己一个个斩除,让自己的步子稳了些。
他以为,坐上了皇位,就能保护他的一切。可他发现,到了如今,他竟难以让心中所爱站在自己身边。
能让他满足的,不过是早朝时隔着半个大殿,与心上人遥遥的一眼。
心烦意乱地放下手中的通鉴,萧策托着腮,望向书案上放着的竹雕笔筒,上面是桃花源记的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