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嗯?”
“你猜萧远潮今天的结契大典,能不能顺利进行?”
魏以舟早就看他不顺眼,扇子扇出了残影,不耐道:“你特意来找不快的是不是?宗门准备了这么久,你说不顺就不顺?你算什么东西?”
越辞不理会,靠近薛应挽耳侧,低声道:“宁倾衡有问题,或者说,应该是整个沧玄阁都有问题。”
薛应挽一愣:“什么问题?”
“你记不记得,之前我们第一次下山时,那个张齐焦?”
“你不是说将他送回家了吗?”
越辞咳了一声,道:“我是说,你知不知道,是谁把他伤成那个模样?”
“……宁倾衡?”薛应挽试探问道。
越辞点头。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要做的不止这些,”越辞道,“你还说过,张齐焦认出你,是因为他进萧远潮房中时,曾在那处看到过你的画像。”
魏以舟只听二人窸窸窣窣,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恼道:“你们讲什么悄悄话?师弟,我也要听。”
薛应挽看向场中仍在犹豫着没有落下银刀的萧远潮,说道:“……晚些再和师兄说。”
越辞已然十分不快,像在说一件令自己厌恶至极的事:“昨日,我也想办法进了萧远潮房中,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看到什么?”薛应挽心中隐有不好预感。
“你的画像。”越辞声音冷冷。
薛应挽:“……”
“我不知道,”他说,“我没见过。”
越辞不满地撇过眼。
“那是他的旧居,住到主峰后就很少再回去,当初张齐焦一直有偷盗的癖好,自然也摸进过萧远潮旧居寻些宝贝赚钱。”
“我就是在那里,看到了被藏起的你的画像,不止一张,”越辞顿了顿,说道,“落笔时间,是楚阳历二百九十二至四百零六年,几乎每年都有,最长也相隔不超过一年。”
薛应挽身形骤然一僵,继而寒毛直竖。
如今是楚阳历四百零七年,二百九十二年,要追溯到文昌真人还未暴毙,他二人尚未分道扬镳之际。
此后萧远潮分明憎恶厌恨自己,又为何还会在这些年间断断续续画他,甚至最近一幅……距今不到短短一年。
“虽然我很讨厌他,但也确实不想瞒你,”越辞说,“知道这件事后,我第一反应便是去找萧远潮质问,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似乎也不知道。”
“什么意思?”薛应挽发懵了。
“那狗东西说,他不知道自己会去画你的画像,”越辞声音压得更低,含带几分不满,“他好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失去记忆,连自己也不懂去了哪里,更不知道自己竟然会去旧居……给你画像。”
第32章 变故(四)
越辞继续道:“我曾经与宁倾衡有过短暂时间的接触, 我很难形容,像是靠近他,或是与他讲话, 都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继而头脑发晕, 生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我去问萧远潮,他却告诉我, 第一次与宁倾衡相遇时,也同样有这种感觉, 并且那段时间几乎无法控制地喜爱他, 想要与他共度一生。”
没有明说, 可薛应挽已然理解了他话中之意。
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台上,萧远潮始终握着那把银刀, 目光却惶乱, 典仪催促再三,才缓缓抬起了手。
“宁倾衡与沧玄阁当初对张齐焦动手,也是为了抢夺他手中的《山河则》,如果我没有猜错, 今天就是最佳时机——”
话未说完, 西南方宾客处传来一声高喊:“且慢!”
结契大典十分忌讳被打断,来参与观典的宾客也都是有修养家世之人,怎会做如此倒行逆施之事。
萧远潮恍然回过神, 松了口气般放下银刀, 典仪也看往他方向:“何人在说话?”
很快,有人站起, 是位约莫三十模样的男子,面目白净, 眼神坚毅,生得十分周正,从讨论声中,薛应挽听人说道:“这不是五蕴阁才死了兄长不久的新任阁主周千望吗?五蕴阁不是一向不爱掺和热闹,之前还听说在为兄长之死哀悼,怎的来了朝华宗参加喜事”。
薛应挽从他人三言两语中同样好奇,将目光移向那位身形笔直的男人。
周千望道:“我并非有意打扰二位,只是实在有一事,不得不趁着众位齐聚之时讲出。”
有人不耐烦了,醉醺醺朝他喊道:“你有什么事,快说快说!”
周千望神色肃然,嫉恶如仇般愤声:“我今日来此,就是为了揭穿朝华宗欺瞒诸位近千年的罪行!”
这一声,才真是惊动了整个重霄峰。
关于五蕴阁,薛应挽还是知道些许的。
千年前,鼎云大陆的格局还并不是这样的,那时仙门百家争鸣,现下的朝华宗沧玄阁南斗书院,放在当时,也不过只算得上是能被叫出名字的宗门之一而已。
当时最强的几个宗门,其中之一便有五蕴阁。
也是横断之乱中,这些门派出力最大,损失最大,五蕴阁尤其。一门近八百弟子,大半殁于此战中,死伤惨重,掌门带着余下弟子不再问世,修养生息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