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攀高枝> 第183章

第183章

  “怎么,很奇怪?”他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自己,又嘟囔,“我就说这腰带还得再破点。”
  “不是。”陈宝香回神,摇了摇头,“我只是看这衣裳有点脏。”
  “这已经挺干净了,我看他们真的干活的人还更脏呢。”他不以为意地拉着她就往外走,“宁肃安排的人已经在等我们了,快走吧。”
  第152章 我与你同路
  陈宝香被他带着往前,目光稍稍一低就能看见他袖口处的腕间已经起了些红疹。
  指甲缝里有泥,草鞋也不合脚。
  但这人看起来比上次有底气了许多,昂首挺胸的,像要去打仗。
  眼里泛起笑意,她跟上他的步伐低声问:“给咱们安排的什么活计?”
  “我负责清点出货数量,你负责监督煮盐。”张知序道,“傍晚下工,到时候再在路口汇合。”
  陈宝香眨了眨眼。
  她问:“宁肃花了多少银子买的这两个位置?”
  “买?”
  “这两个活儿简单轻松,不用卖力气,还能担着个听用小吏的名头,受朝廷贴补。”陈宝香唏嘘,“放去黑市,起码值个十万钱。”
  张知序愕然。
  这么不起眼的职务,都算不上正经官吏,居然也能卖钱?还卖这么高的价钱。
  怎么卖出来的?
  他沉了脸快步走进盐坊,找到了宁肃说的接头人。
  “张三陈六是吧。”许录事打量他俩,从头扫到脚,然后撇了撇嘴,“进去吧,丑话说在前头,活干不好我可是要换人的,钱也不退。”
  还真是买的。
  张知序轻吸一口气,跟着他去适应了一下周遭环境,便站在指定的地方开始观察。
  陈宝香倒是自在,到了煮盐坊里就开始嗑瓜子。
  旁边的监工看得一愣一愣的:“这人做什么?”
  “托着关系来的,看这模样关系挺硬,别惹她,先看看。”
  比起别的监工,陈宝香显然对制盐一无所知,看见他们往锅里加豆浆都新奇地哇出了声,还拉着人问:“这样一锅煮出来能有多少盐啊?”
  同僚神色复杂,搭理她吧,显得很蠢,不搭理她吧,看她这模样还真像是有靠山的,不好得罪。
  于是就还是硬着头皮道:“一锅约莫两石。”
  “天哪,这么多。”她吐了瓜子皮就开始掰手指,“上京里一斗盐是两百文,那这一锅就是四千文,这里有这么多口锅……好家伙,咱们的月钱不得分到个百八十两的?”
  同僚都听笑了:“你想得挺美,就咱们这样的监工,一个月二两顶了天了。”
  “怎么会。”她满脸不解,“这营生多赚啊,底下的人不也该按例分俸么。”
  “盐价高是上头赚,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同僚直摇头,“这盐从采卤水到制成进罐,再加上盐税,成本也不过一斗八文,余下的价是怎么来的,你仔细想想?”
  陈宝香无辜眨眼:“我哪想得明白,家里人只让我来混日子,什么都没教呀。”
  同僚一脸了然,也不多说,只高深莫测地让她多看多学。
  陈宝香很是自然地就在盐坊里外都转了一圈。
  没有任何坍塌,也没有别的祸事阻碍,整个盐井盐坊都在正常出盐。
  上京不是产盐重地,蜀州那边产井盐更多,就算上京的盐井出了问题,盐运也会及时从别地补给才是。
  问题不在于盐井。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傍晚,陈宝香和张知序一起下了工。
  原本的打算是只趁着休沐来一次,了解了解情况即可,但日落余晖之下,张知序垂着眼开了口:“我可能还会多来一段时日。”
  陈宝香扭头看他。
  这人显然又是看见了许多以前不曾见过的事,眼里的愤怒被理智压着也频频漫溢,不过愤怒之余又有些迷茫,似乎还需要更多的佐证。
  “好呀。”她笑,“你只管来,我与你同路。”
  ·
  张知序办起事来很是仔细,来回查证,细细编写,陈宝香半个月不到就摸清了的来龙去脉,他硬生生整理了一月有余。
  但一个月之后,李秉圣的桌上有了一本极厚的奏折。
  “谁把墙砖铲这儿来了?”她纳闷。
  花令音差点笑出声,把所有悲伤的事都想了一遍才控制住了神情,正经拱手:“刑部张大人敬呈。”
  “朕就知道是他,除了他也没谁能干得出这种事,每回都写这么多,字好看也不是这么使的,朕眼睛都花了。”李秉圣一边骂一边打开看。
  翻了几页之后,她坐直了身子,脸上的漫不经心也收了起来。
  刑部尚书张知序提告,上京二十八处盐井,二十三处发生过命案,死者能查证的共七百余人,最小不过十二岁,死于卤水烫煮;最大的六十七岁,死于力竭而亡。
  此案不可谓小,但也只是命案累加,着刑部去查便是了。
  但张知序接着就直接提告当今盐铁转运使,称其欺上瞒下,哄抬盐价,中饱私囊,还买卖官吏。
  这罪名大得李秉圣差点一把将奏折合上。
  可再往下,她看见了张知序以上京第一盐坊为例细陈的情况——
  一锅盐的生成过程、所需基本人力、成本分算。
  盐工的劳作环境、小吏如何挂职捞钱、盐坊里的录事如何买卖。
  <a href="https:///zuozhe/baichengshuang/">白鹭成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