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过很快这些反对的人都变卦了——因为他们中最大的反对者,罗伟一家人被烧死了。
  据说是因为家里小孩放鞭炮点燃了窗帘,因为是做木材加工,家里很多都是木制品,所以火烧得很快。
  当时镇上正在举办元宵晚会,没有人注意到火势。
  当时有人怀疑甘宏富,毕竟元宵晚会是他举办的,反对的人肯定不会来,他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容易。
  可惜没有证据证明是他做的,这一切不了了之。
  镇上因为这件事有点犹豫,但当年是个寒冬,棉花出口量大。再加上甘宏富声称罗伟反对他是因为他们做木材加工更赚钱,他们不想让镇上的大家也赚钱。
  镇民因此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后期甘宏富又带领大家致富,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谈到这件事了。
  “所以有可能是罗伟一家的亲戚为了他们复仇。”
  “既然是烧死,为什么要活埋?”夏渔提出了不同意见,“以牙还牙,也该烧死他们才对。如果是我的话,把他们烧死之后再挂起来风干,更解气。”
  傅松声赞同她的说法:“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一般而言,动机为复仇的犯罪嫌疑人确实会这么做。所以我们推测或许还有其他秘密没有被挖掘。”
  “正好,夏渔,到时候你去一趟祥和镇,调查一下陈年旧事。”傅松声觉得夏渔很会聊天,有时候她会有些奇思妙想,很适合去挖线索。
  夏渔表示“ok”。
  死者生前被虐待过,身上多处刀伤,确定是由同一把砍刀造成的——这把砍刀质量还不错——凶器目前还没有找到。
  陈寄书接替傅松声,他接着把证据贴上去,说:“证据不多,但不是没有。”
  分尸现场就在甘宏富的小别墅内,犯罪嫌疑人把保姆和保镖骗走之后,带着死者回到了这里。
  “犯罪嫌疑人对甘宏富和周朋非常了解,知道他们的行踪,从尸体里提取出的安眠药成分也说明他还能够取得这两人的信任。”
  以这两人的性格来看,陌生人想哄骗他们很难。要么是他们的亲人,要么是他们的属下,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的情妇。
  这些都在警方的调查范围内。
  “山顶大树上有被绳子摩擦过的痕迹,对比判断死者曾被挂在这里。”
  至于理由,暂时未知。
  “我们在树干上提取到了指纹,虽然不完整,但是聊胜于无。”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所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江边浮尸案”并不是一起多复杂的案子,犯罪动机很明显:复仇。一旦确定了犯罪动机,调查方向也就明了。只要找出可疑人物,这案子基本就破了一半。
  但难就难在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谨慎至极,没有任何直接证据。
  分析完毕,分配了各自的工作。姜兴生和金灿灿去调查甘宏富和周朋的人际关系;陈寄书则是留下来看监控,犯罪嫌疑人来往祥和镇肯定要开车,他根据时间找出可疑车辆;夏渔则是和傅松声一起去祥和镇再调查一下。
  夏渔回头看了一眼容巡,戳了戳傅松声:“他好像没有任务。”
  傅松声循声看去,是分局二队的新人。他其实是不爱带新人一起的,特招的夏渔除外。
  但好歹是在人家城信县的地盘上,他还是说:“那——”
  陈寄书正要开口让容巡跟他一起看监控,但夏渔速度更快:“那跟我们一起吧。”
  陈寄书:啧。
  第15章
  每次换地图夏渔都习惯存档,这次也不例外。
  祥和镇离城信县稍远一点,容巡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说:“甘宏富家并非是在镇中心,而是在平安区,位于郊外,以前是个小村庄。在甘宏富的带领下,祥和镇发展得比较好,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洋楼。”
  “所以镇上的人很感激他?”坐在副驾驶的夏渔很震惊,“可他不是害死了罗家人吗?”
  他的“履历丰富”,一看就没少迫害被害人。
  容巡的语气平稳:“人活在世上,有些时候要学会装聋作哑。”
  后排的傅松声:“……”
  小小年纪就一股子老气横秋,经历过多少案子啊就在这发表人生感悟。
  反正给他的感觉就是“别低头,皇冠会掉”。
  然后他就看到夏渔认真记下,奉为真理。
  夏渔:我记我记。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内涵,但总之下次说话时引用一下,可以显得自己特别高深莫测。
  感觉自己带了两个小学生。傅松声揉了揉眉心,决定换个话题:“你们知道‘死亡樱花案’吗?”
  容巡听说过,但不多。
  “死亡樱花案”,顾名思义,死者都是在樱花树下被发现的。和平市爱种花,小众的樱花也有很多。
  “受害者都是年轻女性。”
  “还可以更具体一点,是年龄在18-25的年轻漂亮的女性,且在某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傅松声例举了案件中的女性职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职业都没有重复。
  “怎么突然说起这个?”夏渔不懂,“我们要多个案件一起查吗?”
  然而两位同伴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将目光锁在她身上。
  22岁,年轻漂亮的女性,优秀警察。
  完美符合凶手的选择标准。
  “而且最新发现的死者离城信县不远,凶手很有可能正在物色新目标中。”傅松声是想提醒一下夏渔,这起案子的凶手越来越大胆了,时常挑衅警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