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嫉恶如仇。
  傅松声总算明白她为什么不怕死地敢一对多了,她的正义感太强烈了。
  这可不算一件好事。
  他看向卫胥。
  卫胥看向他。
  好的。她是他的队员,该苦恼的也是他。
  夏渔这才把视线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她同样看向卫胥,等着他介绍另一位。
  卫胥:?
  夏渔:?
  卫胥迟疑地说:“这是傅队,傅松声。”
  夏渔很有礼貌地打招呼:“你好,幸会。”
  卫胥:?
  夏渔:?
  傅松声:。
  深知乖巧都是假象的傅松声自我介绍:“特调组的组长,今后将与你共事。”
  紧接着又关心了一下她的伤势,嘱咐她好好休养。
  夏渔表示现在就可以出院。
  傅松声决定澄清一下有关和平市的事实:“和平市一向和平,恶性案件很少见。你安心把身体养好,这样才能应对接下来的工作。”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傅松声刚说完这段话,电话就响了起来。他接过,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
  与此同时,夏渔点开自己的任务列表,上面赫然有一个新的任务。
  ——【江边浮尸:不管青山碍。(进行中)】
  她默默地和傅松声对视。
  傅松声:。
  第3章
  【禁止垂钓】
  和平江边,几个钓鱼佬对立在一边的警示牌熟视无睹,将全部心神放在无波的江面。
  但他们并不急躁,像钓鱼这种需要考验耐心的活,一天都钓不到鱼是正常的,能钓到大鱼属于是烧高香了。
  这么想着,孙发财发现自己的鱼竿在微微颤动。从咬合力判断,这条鱼估计不小,他神情激动。等拉上来,他说什么也要拎着鱼绕和平市走几圈。
  其他钓鱼佬向孙发财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但随着“大鱼”的现身,他们的眼里只剩下了同情。
  那根本不是什么大鱼,只是一个圆鼓鼓的黑色塑料袋。
  望着扔在地上的塑料袋,孙发财的脸色变得极差,他大骂:“现在的人素质真差,垃圾乱扔在河里。”
  一堆垃圾摆在旁边,看着就令人难受。同行人都让他把垃圾扔远点,孙发财不满地起身,打算把垃圾踢远一点。
  或许是之前鱼竿的拉扯导致塑料袋破了个口,扔地上时恰好被尖锐的石头割开,被他踢了一脚后,塑料袋里的东西清楚地显露出来。
  “啊!!!!”
  听到孙发财的尖叫,钓鱼佬不满回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你在——”
  他们的声音戛然而止。
  一颗腐烂的人头映入眼帘,它正睁着死不瞑目的眼睛望着他们。
  这种大风大浪他们确实没见过。
  跑路的跑路,拍照的拍照,打电话的打电话。
  四周被声音吸引过来的围观群众重复了以上的行为。
  直到警方到来,现场才得到了管控。
  群众安心了。
  警察绝望了。
  姜兴生家离现场近,所以来得早。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中年男子,饶是他再冷静,看到无法控制的现场都忍不住崩溃。
  警戒带之后是一群乌压压的看热闹的围观人员,个个都伸长了脖子,还有的拿出手机“咔咔”拍照。
  不出意外,这起案件会被大肆传播。
  姜兴生为傅队默哀。
  本来和平市治安就不好,前头还堆积了一大堆悬案,这又来了一起重案。
  趁着局势还能控制,警方赶紧疏散人群,详细询问报案人,组织专业人员下河打捞死者的其他身体部位。
  即使警方在费力劝说,围观人员还是没有散去,将和平江围得水泄不通。
  傅松声带着一行人,穿过人群,疾步而来。
  姜兴生赶紧迎了上去,不等队长问,他就主动报告情况:“根据报案人的说法以及对现场的初步勘查,可以确定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至于死者身份……”
  就一颗头颅,根本无法确定死者身份。法医和痕检员已经在努力检验了,打捞工作也在进行。
  一般说来,这类案子是由其他队解决,毕竟和平市属实不太和平,什么案子都让特调组接手的话,那不得堆积如山。
  问题是,这是在和平江发现的第三颗头颅了。前两次是深夜,警方控制得很好,没有被大肆宣扬。
  这次市局压力恐怕大了。
  至于为什么出现了两次,警方还没派人把守……要知道和平江环绕整个和平市,江岸线太长了。
  姜兴生接着说:“和之前的情况一样,从头颅来看,年纪至少在35+,脸部受损严重——看来犯罪嫌疑人对他们是恨之入骨。”
  傅松声望着江面,在内心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死者尸体都没找全,再加上身份不明,警察无从下手。他们只能查一查失踪的人群,看看有没有能够比对得上的……可和平市失踪人口何其多。
  当务之急是找到第一案发现场,希望法医能够有所发现。
  交流完信息后,姜兴生才得空指着跟在队长身后的模样乖巧的女生问:“傅队,这位是……?她不会就是那位被寄予厚望的新人夏渔吧?”
  傅松声回过头。本来他让夏渔继续休养,她那伤是实打实的,但她非得跟过来,说自己完全没问题了,还能再打十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